沒等楊廣離開榆林郡,而早知消息的啟民可汗便帶著兒子和義成公主趕往榆林,親迎天子出塞。很快,其他各部首領也蜂擁而至。
啟民可汗見了楊廣,又舊事重提道:“當初先帝可憐我,將安義公主嫁給我,所應有的東西都不匱乏。而我的兄弟們嫉妒,都要殺我。我兵敗之時,走投無路,抬頭只有天,低頭只有地,只得將身家性命都托附給先帝。先帝憐惜我將死,養護我使我又活下來,讓我作了大可汗,還安撫了突厥的百姓。如今陛下治理天下,仍和先帝一樣養護我和突厥的百姓,使我們什么也不缺乏。我身受圣恩,感恩的話說不盡。我現在已不是過去的突厥可汗,而是陛下的臣民,我愿意率領部落百姓改裝易服,同華夏一樣。”
楊廣想了想,還是沒有接受,便說道:“漠北并未平靜,還須要征戰,只要你們存心恭順朝廷,何必變易服裝呢?”便拒絕了啟民可汗的做法。
黃明遠不解,使草原胡人改裝易服,便能利用強大的中原文化對這些胡人進行融解,用不了多久,這些胡人也會盡成漢人,如此好的機會,楊廣怎么會棄而不用?
黃明遠便詢問楊廣緣由,而楊廣說道:“胡人乃蠻夷也,不配為華夏之民,且若是諸部盡易服改制,安有天可汗?”
黃明遠聽了一愣,這理由也是沒誰了,為了萬國來朝而萬國來朝,楊廣這怕是魔怔了吧?
當然楊廣不知道黃明遠的想法,他還準備好好地向胡人炫耀一番,讓諸部的胡酋都知道什么叫天朝上邦,什么又叫泱泱大國。
為了接見這些來朝的胡人首領,楊廣命令宇文愷制作大帳,帳內可坐幾千人。而整個大帳以錦制作,色彩鮮艷,美輪美奐,極盡華麗,耗費錦帛無數。
七月初七這一天,中原的乞巧節。
楊廣來到位于云中戍城東的大帳,備好儀仗侍衛,宴請啟民可汗及其其他胡人頭領。這些人坐在帳中,一眼竟望不到帳篷的邊,皆是無比震驚。
宴間演出散樂,華麗優美,氣勢宏大,各方部落的胡人都驚異歡悅,爭著進獻牛羊駝馬幾萬頭。
而楊廣也不吝嗇,竟然直接賜給啟民可汗帛二萬段,其他各部的首領也按照級別的不同都有不同的賞賜。
黃明遠看得瞠目結舌,素來吝嗇的楊廣什么時候這么大方。
今日楊廣所散發出的錦帛,怕不得有數十萬段之多。這些東西封賞給軍隊,每人能拿到一段錦帛。這樣即得了軍心,還增強了社會流通,刺激了經濟發展,他不香嗎?而如此大方的賞賜給這些胡人,能有何用。
楊廣并不這么認為,他大方地賞賜了這些胡人,使得這些胡人對他頂禮膜拜,齊呼“天可汗”,楊廣便覺得值得。
楊廣又賜給啟民可汗輅車與坐騎,鼓樂幡旗等儀仗,特許他朝拜時不必唱名,其地位在諸侯王以上。
啟民可汗喜不自禁,叩頭便拜,簡直要把楊廣當做親爸爸。
其余諸部,為了多獲取一些封賞,也無不極盡諂媚姿態,令人作嘔。可如此直白的拍馬匹,楊廣偏偏好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