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楊廣不這么認為,他覺得禁了鐵制用具,將老百姓關進了籠子里,那么普通百姓又如何再作亂呢?
六月份,裴蘊上書以民間戶籍脫漏甚多,或年及成丁,猶詐為小;年未至老,已免租賦(即詐老詐小,虛報年齡以躲過納稅年限),請求楊廣重新檢點人口。
裴蘊雖然奸猾,但確實是一各治世能臣。
他曾擔任過多地刺史,深知這種情況,因此上書天子。在檢點人口的過程中,如果一個人的情況不屬實,那么有關的官員就被解職,分正里長皆遠流配;另外又允許百姓互相告發,百姓檢舉得一丁者,令被檢之家代輸賦役。
隋朝因襲北魏施行均田制時所立的三長制。隋朝的三長,在畿內為保長、閭長和族正,畿外為保長、里正和黨長。三長就是封建政權在檢察戶口時所依靠的農村中基層組織。
楊廣大喜,乃令裴蘊加民部侍郎銜,專司閱實戶口之事。
裴蘊也不負眾望,這一年,通過檢點人口,各郡總計增加了男丁二十萬三千人,新歸附的人口六十四萬一千五百人。至此,隋共有一百九十余郡,一千二百五十五縣,八百九十萬余戶。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是隋朝極盛時代。
楊廣也對裴蘊的能力贊不絕口,覽閱報告,對百官說道:“前代沒有賢才,以致戶口罔騙冒充,現在戶口都確實了,全是由于有了裴蘊。”因此逐漸對裴蘊親近信任,不久,就提升裴蘊為御史大夫,讓他和裴矩、虞世基參與掌管機密。
前御史大夫張衡之前因為被人彈劾違反制度,被楊廣貶為樓煩郡太守,空出了御史大夫的位置,為裴蘊所補。
裴蘊之阿諛諂媚不弱于虞世基,是天子身邊最得力的兩條獵犬。
裴蘊善于觀察以迎合皇帝細微的心思和意圖。楊廣要加罪的人,裴蘊就曲解法律以編造成罪狀;楊廣想要赦免的人,裴蘊就附和煬帝意思,從輕解釋典章法律,因此就將人釋放了。此后大大小小的刑獄之案,都交給裴蘊辦理。刑部、大理寺都不敢與裴蘊爭論,必定要秉承裴蘊的意圖來衡量法律,然后才決斷案件。裴蘊機智、善辯,說起話來口若懸河,犯人的罪過或輕或重,都憑裴蘊的一張嘴。他剖析、解釋問題明達敏捷,當時的人都不能把他問住。因此那些不諂媚天子的,都被踢出了朝堂。
裴蘊雖非宰相,但與裴矩、虞世基三人共同參掌機密,形同宰相。
三人之中,裴矩為給事黃門侍郎掌門下省實權,虞世基為內史侍郎掌內史省實權,再加上掌握了御史臺的裴蘊,三人靠著楊廣的信重壟斷了中樞權利,反倒成了大隋真正的宰相。而原本大隋真正的宰相黃明遠、牛弘、宇文述、楊文思、元壽等人,雖然同被楊廣信重,但反而漸漸失去了宰相的權利,只留下宰相的虛名。
至此,滿朝之中,權利盡歸于楊廣,再無人能夠制衡,楊廣本人也成了漢武帝之后權利最大的天子。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