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能做到名僧的也不是什么無名之輩,難道僧侶之間的惡行,他們真的不清楚。其實眾人很清楚歷次滅佛的原因,只是刀割在自己身上,有損的是自己的利益,所以眾人實在肉疼。
大勢不可逆,聽到黃明遠的話,所有人都無可奈何。
難道楊廣不信佛嗎?他比所有人都虔誠,但整治佛家,便能獲得真金白銀的人口、土地、糧食······這東西是信仰能換得嗎?所以楊廣雖然知道底下人做的很過火,但理由充分,且收獲豐盛,他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這些和尚難道不懂得大勢嗎?也不是。這一次眾人如同逼宮一般,不過是求得天子和朝廷的底線,同時賺取一波東山再起的憐憫心。錢財乃身外之物,保不住也沒有辦法,但不能斷了傳承。
這時彥琮禪師說道:“衛公之言,振聾發聵,老和尚慚愧。佛家之弊病,我等也知之,只是此乃日積月累之事,非一時一刻可根治也。我等感懷天子隆恩,普降甘霖,潤我佛家,我等必配合天子整治之事。只是我等苦行僧,其間多有可憐之人,還望朝廷明鑒,勿損了良善之人。”
黃明遠乃說道:“大和尚放心,這次朝廷的宗旨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萬不會有礙大賢。”
“今佛家亂象,沒個章程,這才讓無數邪魔外道隱藏于佛家之中。我已經稟明天子,明鑒佛家之宗的正道門派,定為正數,以為傳承。至于其它非正派之學說,皆不得傳播、傳承。”
將佛教的門派以行政化的手段定下了,實際上便是斷了其向外創新發展的路子,佛家只得在朝廷劃定了筐子里騰挪轉移。相比未來那些佛家顯宗,怕是不會再出現了。
眾僧聞之,皆是大驚,這可是關乎到宗派傳承的大事,沒看到兩漢時期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打生打死之事,朝廷稍微偏偏手,就能決定一個門派的傳承。
此時也沒人再愿意留在這里跟黃明遠理論了。對于眾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是想辦法使門派成為國家所定的名門正派,否則連飯碗都保不住了。
“衛公大智,吾等不及也!”
眾人著急忙慌要走,雙方分別,黃明遠對彥琮禪師說道:“吾有兩偈,還請大和尚一觀。”說完便當場寫了兩首四句偈語。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彥琮禪師看完身子一頓,過了良久才說道:“今日是貧僧執念了,貧僧今后當再不問世事。”說完,彥琮帶著眾僧拜別而去。
黃明遠不由得輕聲說道:“人在江湖中,皆從心所欲,如何能跳開紅塵之外啊,何處是紅塵,何處亦不是紅塵,又有誰能夠將其割裂的開呢?”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