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為何如此冤枉小生?”陳經之聽了面不改色,凜然不懼的問道。
“此事易耳,牛乃耕種之畜。官府早有律條,不許擅殺。或有違逆,多為私下行事,豈可公然行事?即使縣令不知,耕者自知矣,寧獻老弱之牛,豈可送青壯年幼之牛?”
左右聽了,便要上前,將此人砍成肉泥。卻沒想到此人也哈哈一笑,說道:“大王果然機警,此正乃疑兵之計,吾效法弦高犒師救國,退秦救鄭之故智也。吾待于此地久矣,特以此試君爾!”
言畢,此人對張順拜了三拜,口稱“主公”。張順且驚且喜,問起緣故。
陳經之答道:“吾雖年少,卻喜讀百家經史,精于天文、地理、陰陽、醫卜。”
“數日前,吾夜觀星象,忽見紫微星動,自河洛之間而起,此主王者當興也。又見洪水肆意,風起云涌,吾望而觀之,氣成五彩,此乃天子氣也。當年秦皇游東南而厭之者,即此氣也。”
“經之無才,略懂卜筮之術,于早起起卦,知今日必遇真龍天子于此。故而小生于此地待主公久矣。然經之不知主公容貌,又恐為賊所趁,故而引自家之牛,特試之耳。而今乃知主公正是應之者也,尚請主公恕我不敬之罪。”
張順聽了哪里肯信,只道他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但求活耳。不過,當此之時,自己上無祖輩之余蔭,下無兄弟之輔助,既無家產,有無財資,既入亂世,當搏命爾。若天命在我,貳心之賊皆忠臣;若天命不在我,忠心之士皆貳臣也。
只是張順心中不免郁悶,前世看網絡小說,別人君主都是謀臣猛將,蓋世無雙,怎么到自己這里都是什么“歪瓜裂棗”、“神神叨叨”的玩意兒。
一個悟空,猛且猛矣,卻自稱“齊天大圣”;一個張三百好歹有點岳飛趙云的氣象,最近又扮演起“二郎真君”起來。至于馬道長、陳金斗和趙魚頭更是不用提,一個個神婆巫漢一般。這次好容易來了個年輕秀才,卻也是個“占星師”,真是無話可說。若非自己一直沒見到什么神跡仙緣,恐怕自己都不得不懷疑自己是否穿越到了仙俠位面。
不過吐槽歸吐槽,張順念其年幼,又有文才,膽氣過人,便起了愛才之心,便對眾人說道:“此真吾之誠意伯,得此人,猶得城池千座也。”
所謂“誠意伯”,即劉基,劉伯溫是也。張順夸部下,向來不遺余力。陳經之聽了連稱不敢,心中喜不自勝的說道:“主公真乃吾之朱洪武也!主公勿憂,某不敢自比城池千座,然比作一座可也。待我獻計為主公取了孟縣城,以彰吾心。”
“哦?汝有何策?”張順頓時來了興趣,此人反應倒是挺快。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