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梁”死了,無論他生前多么英雄了得,無論他死后多么風光大葬,都抵不過如同木頭一般,躺在那里任人擺布。
張順雖然年輕,也經歷了好幾場喪事了。有前世自己的喪事,有這一次自己父親的喪事,還有這一次二當家“紫金梁”的喪事。
但是他心里仍然有一番難以言語的感受,若是自己失敗了,自己的下場也不會比二當家“紫金梁”更好了吧?甚至尸首能否完好,都說不定。
莫名其妙的張順想起來前世聽到的一句話,“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每個人有何嘗不是如此呢?
可是自己,終究還是不甘心吶。哪怕自己最終成了一個“土饅頭”,難道就不能為這個世界做一點事情嗎?
自己重生的意義是什么,僅僅是為了讓自己多活一世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既然自己來了,那就辛苦辛苦,還這個世界一個朗朗乾坤,也不枉自己走這么一遭!
想到這里,張順趴在“紫金梁”床上痛哭起來,比自己這一世的父親去世哭的還要傷心。
初開始張順還是裝模作樣而已,只是到后來想到世界上像二當家這樣的“好人”沒了,真是這個世界的一大損失。
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他有一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精神。
自從張順加入義軍以來,“紫金梁”王自用一直孜孜不倦的給張順送裝備、送錢糧,送兵馬,甚至還送武將。
哪怕到了他將要離世的那一刻,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張順這個不是親兒子,更勝似親兒子的將領。
他將自己的一切遺產,麾下兵馬、將領以及三十六營盟主之位,全數轉讓給了自己。
張順瞬間失去了如此恩人,如何不痛哭流涕,傷心難過?
那“闖將”黃來兒見二當家“紫金梁”去世了,也心中難受。實際上他本來跟隨“不沾泥”張存孟,只是因為張存孟投降官兵,黃來兒才不得不帶領老“八隊”離開了陜西,才勉強成為一營首領。若非二當家“紫金梁”鼎力支持,“闖將”黃來兒也不會有今天。
黃來兒自認為自己已經夠感激二當家“紫金梁”了,結果與張順一比,簡直是螢火蟲與皓月爭輝。
本來黃來兒雖然自知自己名望功績不夠,卻也頗有嫉妒張順之心。如今見張順如此知道感恩,對二當家“紫金梁”真心實意,也不由暗暗佩服。愛屋及烏之下,反倒更是對張順心生好感。
“闖將”黃來兒連忙規勸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擎天柱’你應當節哀順變,趕快處理二當家身后之事,替他報了這殺身之仇,才是正理!”
務虛道人也趁機勸道:“將軍節哀順變,如今官兵氣勢如虹,義軍士氣低落。如今又少了二當家統帥,義軍如同一盤散沙,大家性命危在旦夕,萬萬不可感情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