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張順占領欒川鎮以后,立刻帶兵把欒川王氏大族圍了起來。那王氏族人也頗有俊杰之士,連忙帶著金銀糧草和幾個有幾分姿色的女人前來拜訪張順。
張順考慮到身邊還有紅娘子派來的李香、柳如是兩位“監軍”,也只好收下了王氏送來的金銀糧草,隨便婉拒了送來的那幾個年輕的女子。
王氏大族生怕因為王巡檢抵抗之事,引起張順不滿,又送來質女一位,重一百八十斤。張順哭笑不得,只好再次拒了,并索要質子一名,王氏方才心安。
于是,張順一邊占據了原巡檢司作為臨時的辦公之處,一邊派遣軍隊分別平定降服了陶家灣、叫河、石廟、冷水、赤土、廟子一市五里。外加三川集和康家莊,一共一鎮兩市六里之地。
這些地方哪怕根據朝廷的黃冊,也載有近千戶人家。并且那叫河、陶家灣和欒川鎮皆處于河谷之處,正好適合發展農業耕種。
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的張順頓時爆發了極大的熱情,不待徐子淵等人統計完畢抱犢寨附近的人口田畝,自己便忍不住一邊將張慎言招了過來,一邊親自帶人去統計人口、丈量土地去了。
對張順來說,經過一年多的坑蒙拐騙,手中的軍政人才暫時是夠用了,可是實際操作的幕僚文吏卻缺額嚴重。
在現代人看來這些工作不足掛齒,可是對明代人來說,若想完成統計人口、丈量土地工作,至少要具備識字、書寫、算術、幾何和耕種五項技能。
特別是丈量土地,有不少田畝是不規則形狀,如何計算面積?山地有些土地貧瘠,播撒種子很少,有應當如何折算?這都是一門學問。
按理說張順也不敢完全說掌握這些門道,好歹張慎言實操過屯田工作,對此門清。張順才知道山間貧瘠土地征稅辦法是安裝播種數量來進行征收。
無奈之下,張順不得不把“八大王”和自己鬧翻以后滯留在這里的義子張可旺,張如靖,張文秀和張奇能以及自己的妻妾李香、柳如是一并帶上負責這統計丈量工作。
那柳如是聞言嘴巴撅的老高,可是也不敢造次。她只好連夜趕工做了兩頂帷帽,和主子李香分別帶上。一來遮擋一下兩人狐媚的容貌,二來也防止風吹日曬,傷了皮膚。
好在張順也頗為心疼此二人,只是打發她們尋了蔭涼之處,書寫其他人統計出來的結果罷了,工作還算輕松。
至于“八大王”的四個義子,作為“棄之”更是無話可說,只得埋頭苦干。
不過年齡最大的張可旺倒最為機靈,對這統計和丈量工作最為上心,甚至還從張順那里偷偷學了點幾何知識。
張順倒也看得開,直接對他們說道:“若是你們想學,我倒可以教授你們!”
四人本來跟著張順學習兵法呢,結果兵法還沒學兩天就遇到“八大王”等義軍和張順鬧翻之事。那“八大王”義子眾多,一時間居然忘了此事,便把他們撇在這里了。
他們也是機靈之輩,見有本事可學,豈能不愿意?更何況只要張順愿意教授他們,便說明至少張順不會拿他們出氣,四人求之不得,紛紛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