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斗見張順拒絕了,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連忙又建議道:“若說險要,東門崿山、嵩山亦不下熊耳、伏牛諸山。主公其有意乎?我與老李二人皆生于斯,長于斯,可為向導。”
張順聞言倒是心中一動,見其他人并無異議,便一口應了。
伊陽縣即后世汝陽縣,距離嵩縣有九十里路程。伊陽縣早已經為“闖王”“闖將”等人所破,防守稀松。被張順倍道兼行,當晚攻克。
義軍休息一晚,第二日大搖大擺順著汝河而下,直入汝州境內。汝州有汝州衛,早已軍備廢弛,不堪使用。
聽聞義軍前來,只能躲在汝州城內瑟瑟發抖,祈求義軍不要前來攻城。
張順并不想和官兵糾纏太多,便繞城而去,向汝州東北崿山行去。
崿山,又名箕山,位于河南禹州市、登封市、伊陽縣、汝州、郟縣之間。
其北方嵩山、西面熊耳山、西南外方山、南面伏牛山,均屬于秦嶺余脈。這些山脈從洛陽盆地西部綿延至東部,連成一片。
此山正好地處登封南面,隔絕汝水和穎水南北。幸好陳金斗和那李際遇本就是這附近人氏,頗通地理。
他們早已知曉此地有崿阪關相通,所以引導張順帶領大軍來到此處。
中原和平已久,此地又不曾遭受兵難,沒有半分防備。義軍輕輕松松便翻過崿山,渡過崿阪關,攻入登封縣內,輕松占據了登封縣。
登封既陷,張順一邊派遣“亂世王”、“治世王”分別占據轘轅關和崿阪關,以阻止官兵從東面南面前來圍剿,一邊留守蕭擒虎率領新軍、投降義軍的余大忠余部、湯九州余部,共計二千余人留守登封。
而張順并陳金斗、李際遇則帶領騎兵,沿穎水而下,一路奔往禹州去了。
禹州知州聽聞義軍大軍已至,連忙召集城內衛所、弓手丁壯前來守城。可是急切之間,哪里來得及?
被張順以攻而下,禹州知州趁亂逃了,不知去向。
張順也不去管他,兀自帶領這陳金斗、李際遇兩人前往那任府,拜見昔日故人任辰。
任辰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突然聽聞賊人破了禹州城,剛要收拾行李,準備去鄉下躲避兵災。誰曾想,還沒來得及出門,便被人堵在府內。
任辰沒有辦法,只好讓妻妾藏在屋內,命下人莊戶持了武器,方才開門迎賊。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大門一開,竟然大搖大擺走進來三位熟人。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