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娘第一次見如此精巧華麗的武器,甚是喜愛。生怕張順反悔,她又追問道:“給我的?”
“對,給你了。”張順笑道,“我不太擅長這個,你有空可以多加練習練習,回頭你可以幫我打手銃!”
“好啊,好啊!恭敬不如從命。”馬英娘一口應了,美滋滋的將這把武器收了起來。
韓霖見高一志已經被張順拐走,只道張順已經完成了任務。他便偷偷后退了幾步,想尋個機會逃脫。
不曾想,張順一眼便看到了他的小動作,便笑嘻嘻的走過來道:“神父已經隨本王而去,韓先生作為虔誠的教徒,難道不要陪一程嗎?”
韓霖哪里想陪?他又不知如何拒絕才好,只能哭喪著臉道:“我上有老母,下有妻兒老小......”
張順不等他說完,便低聲恐嚇道:“今日你跟我而去,尚且有教徒可替你遮掩,只說你被流寇捉了,不知去向。”
“若是逼我進絳州城把你捉走,說不得有人就會向朝廷進讒言說你‘從賊’!到時候你不但沒有好果子吃,反倒累及家族,禍及子孫!”
韓霖無奈,只好低聲應了,垂頭喪氣的和高一志一起跟著張順出了教堂。
既然此事已畢,又額外哄騙了“義大利”神父一位,張順甚為滿意。他生怕離城依舊,徒生變故,便連忙準備回城。
好在高一志和韓霖兩人走南闖北,四處傳教,亦頗通騎術。張順便帶著他們,快馬加鞭用了五六日返回了洛陽城。
此時的洛陽城外倒冷清了許多,依附于洛陽城外的集市、房屋、作坊幾乎一清而光。城外看熱鬧的百姓,更是少了許多。
有人見城外又奔來了一隊人馬,稀稀拉拉的站在樹蔭下觀看。時不時還指指點點,只是顯然比之前張順出城之時,少了許多喧囂。
唯有拿城壕外面的攔馬土墻,依舊安安靜靜的守護在洛陽城外。此土墻乃是崇禎四年,朝廷因為農民起義的原因,擔心禍及福藩,才征發勞役。
在洛陽城壕之外筑造攔馬土墻一匝,高約一丈,共長三十三里。又借機引瀍水入壕,使得洛陽城壕變成了護城河,以增強洛陽城的防御。
結果哪里想得到,這攔馬墻不曾攔得住張順的戰馬,這護城河也不曾護得洛陽城周全。
這些防御設施是朝廷又花錢又動用徭役,辛辛苦苦一年多陸陸續續修建起來的,結果全都便宜了張順。
高一志和韓霖雖然不甚愿意追隨張順,可是如今來都來了,也想一展才華。
特別是高一志雖然對建筑“西洋堡壘”之學不甚精通,好歹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走。他對愿意采用“西洋堡壘”筑城技巧的張順守住此城信心十足。
張順到了城中,紅娘子、宋獻策、張慎言、張都督等人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迎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