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在這方面沒法給莫余的工作提供更多助力,而一個真正的天庭也不是莫余想要在蠻荒世界建立的秩序。
將目前的情況和地球歷史進行比對,古羅馬的公民制度竟然非常適合作為參考資料。
“天庭”如今實行兩套法律,適用于所有修真者的《修真者法典》和適用于所有非修真者的《非修真者法典》,單從適用范圍來看,與古羅馬的《公民法》與《萬民法》有些相似。
而“天庭”未來必定會由兩部分生命組成,一部分是能夠修煉的、已經踏上修煉道路的修真者,另一部分是不能修煉的、未能踏上修煉道路的修真者。
綜合來看,比較符合公民和平民的區別。
而從原理來看,采用三權分立理論,上下議院并行的結構很適合這樣的現實關系。
必須指出的是,僅僅從理論上來說,這樣是符合蠻荒世界現實的結構。如果有修真者能在蠻荒世界做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此基礎上一心為公,即使是建立封建帝制,將所有權力歸于他身,也是合理的。
每一種結構都有它適用的范圍,也有各自的優缺點。在其適用的范圍內,發揚優點規避缺點,在范圍外,如果還要堅持一種不符合現實關系的結構,只不過是自討苦吃罷了。
最后莫余選擇魔改了三權分立形式的結構,又將下議院先丟在了一邊,只把上議院拿來用。
原因很簡單,“天庭”目前的修真者數量,就算全放到上議院里也放不了五十把椅子。
至于下議院這種國民機構,“天庭”現如今擁有的國民只有“河”部落及眾修真者,而“河”部落能夠脫產的成員,充其量也就白草一人——就連族長呂奉先都是“河”部落中重要的生產力,一人出力全族少餓。
這種情勢下,下議院和上議院毫無區別,強行建立下議院只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確立了天庭應有的基本結構,莫余打算在一月一日正式向原盆地勢力的修真者們宣布這些消息。
準確地說,是在十二月三十日向他們提出這些框架,通過后在一月一日正式運行。
而現在是大寒時節,自自己發放歷法后已經過了二十天——歷法是在冬至日(莫余所制陰歷十一月五日)后開始制作,正式發放給眾修真者是在十一月十五日——距離一月一日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個個地通知過去,就能在十二月三十日舉行一場大會,賦予框架合法權力。
想到就做,莫余當即準備各項工作,通知修真者們十二月三十日要開大會。
……
十二月三十日有個好天氣,前些日子下的雪已經化光,立春后下雪讓莫余懷疑會有一場倒春寒,不過天公作美,寒潮沒來。
之前跑出去到處尋找鹽土和海的修真者在昨天就已經全部返回,等著今天一大早莫余召開大會,大家商討議題。
莫余過早地透露了議題的內容,將大會的主基調提前跟所有修真者通過了氣,所以大家也都知道,今天這場大會足夠重要,一個個整理儀表,抖擻精神,要給莫余看看自己的精氣神。
毛皮洗的油光水滑,爪牙是剛磨的,锃亮。
呂奉先把莫余制作的衣服穿戴整齊,身后帶了一面“河”部落的圖騰旗幟,跟著一眾賣相極佳的修真者步入莫余布置的會場。
會場在盆地外,不設桌椅,分了三排,共六十座。五十五處有名牌——莫余讓修真者們盡快給自己取名,他好制作名牌——是各位落座的地方,至于空出來的位置,則是莫余為了對稱自己留下的。
不設桌椅,是因為一群飛禽走獸都有自己習慣的“坐姿”,莫余強行安排他們都坐在椅子上,大部分反關節構造的動物都得罵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