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究竟用哪一種方法,成了拋硬幣看正反面的選擇困難悲劇。
莫余一狠心,決定兩者都用。
身為穿越者,又是蠻荒世界修真的領頭羊,兼河呂部落發展顧問,這兩種,他全都要!
不就是文本工作嘛,上輩子表格做的又不少,大不了花點功夫研究些留影方面的法術,干脆三四步并作一步走,提前帶領世界進入信息時代。
……
然后莫余撲街了。
他滿腦袋的腦洞和創意都很不錯,但忽略了一個事實。
到目前為止,這個世界的法術雖說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由他自己研發,但他并沒有所謂的法術天賦。
別人家的主角要什么法術就能研究出什么法術,而莫余的控制變量法支持的是大規模排查,一層一層檢查術法模型,把藏在各種規則后的術法模型找出來,可不支持定向研究法術。
給他無窮大的術法模型刷新速度,他可以在一瞬間把所有自然存在的術法模型全都找出來,但沒有這等算力,只能慢慢等。
所以莫余收獲了一堆奇奇怪怪的術法,依舊沒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留影類法術。
悲痛之下,只能將部落中人的信息用墨水寫在紙上,好生保管,等到進入信息時代再做打算。
記載的信息不多,在新歷元年之前出生的人們只能記下大致的出生日期,領到一條和事實存在出入的身份證號,而新歷元年之后出生的新生兒可以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準確的身份證號。
除此之外,他們在戶籍上被記下的信息種類一模一樣,寫明了性別名字出生年月日和親屬關系,家庭地址則空了出來,留待日后再填。
還有更重要的“特長”一欄,目前這一欄有字的寥寥無幾。
呂奉先是一個,他的特長一欄填的是“河呂部落新歷后初任族長,修真者”。
白草也是一個,“河呂部落新歷后初任巫”。
文產是第三個,“河呂部落新歷第一任穩婆,擅長接生”。
本來莫余打算就這么定了,但看看其他人戶籍里頭的空白,強迫癥一犯,找人一個個對應過去,問了平日里干的活,把“司職戰斗狩獵”“司職采集”“司職加工”等等評語加上,沒有詢問十歲以下兒童,但把十一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都問了一遍,寫上了“可發展畜牧”“可發展種植”等等評語,才算收工。
干完活的莫余感覺很爽,但另一邊被反季節種到地里去的青谷很不爽。
這是莫余的失誤。
當時青谷剛剛收獲,莫余想著要再種一茬才能看出子株的性狀差異,毫不猶豫地就把所有種子都撒到地里。
趁著六月初(此處是新歷,對應時間約在地球公歷七八月)的氣候還有最后一些熱頭,撒到地里的種子倒是順利地長了出來,但過了三個月,秋老虎的勁頭一過,深秋的寒意讓這些草桿畏畏縮縮,若是入了冬,這些青谷連花都開不出來,就要凍死枯萎,撒下的所有青谷種子就算是泡了湯。
野生青谷肯定有應對環境的辦法。莫余覺得可能是自己每天提供的灌溉服務觸發了種子的生長機制,把本該到來年春天再迎來的發芽時節提前到了六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