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在飛劍發射線前三四十米站著的虛擬士兵,就是負責實地調試的控陣士兵。
不過說是實地調試,需要控陣士兵對著落成的法陣鼓搗來鼓搗去也已經是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往事了,天河文明發展至今,那些常規的調試部分早可以遠程操控。這也是這些控陣士兵并不需要在最前線現身的原因。
在距離前線六七百米遠的地方站著,所能感受到的各種場效變化,結合法陣回傳的反饋,就足以讓控陣士兵調控前線的法陣參數,達到圓潤如意的境界。
這些士兵每隔二十米便站一個點位,手中拿著多副陣盤,時而用法力將陣盤懸停在身側,一邊與通訊器另一頭的同僚交流,一邊調整陣盤上的各項參數。
傳輸信息的法力波動于陣盤和法陣之間穿梭,在莫余的神識感應中顯示出一重重漸漸消散的波紋,每一道波紋之內,都是對法陣的新調整命令。
這肯定是一種需要技巧才能完成的工作。莫余看著控陣士兵的動作,心中想著。
他們神情專注,動作簡練,看起來就像是駕校里教了二十年的老教練,什么時候換擋什么時候打方向閉著眼都能做到完美。
在他們的操作中,莫余可以看到許多法術理論的影子,有一些還是白瑞樹曾經學過的內容。只是現在落在實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又和教學時的理想狀況不一致,需要引入大量環境噪聲數據作為參考,是經驗和理論共同作用的領域。
用人話說就是,莫余看不懂。
知道原理和能解決問題是兩回事。有些時候知道原理就能解決問題,有時候知道了原理還不會解決問題,還有些時候,會解決問題了,但不知道原理。
現在莫余看這玩意半懂不懂云里霧里,偶爾能看到一點自己可能了解的理論內容,但為什么落到實操上就有了這樣那樣的變形,莫余完全看不懂。
人對自己看不懂并感官刺激不強烈的事物,興趣衰減得總是特別快。
比如現在,莫余已經不想再觀摩控陣士兵的工作了,即使他們的工作看起來很有技術含量,莫余也不想再看了。
莫余飄向更前方,幾條更有修真感的戰線在距離最前線三四百米的地方努力著。
虛擬士兵三五成群,在指揮官的安排下尋陣點站住,法力從一個人身上流向另一人,再巧妙地繞開陣點,經過幾個士兵的合力,或是經過了一次協同合力之后,形成法術模型生效。
這些法術往往可以在很大范圍內投放,只需要對法陣進行控制,就能使法術在選定的范圍內生成。
所以,這些士兵只是站在這里,生成的法術就能落在戰線之外的深淵生物的頭頂。
莫余站在一處士兵組成的法陣中。站在陣中,他聽著這些士兵的言語,得知這種沒有陣紋沒有符文,全由修真者組成的法陣起的是增幅法術的作用,即士兵們自行使用法術,經過眾人的法力合力之后——在這個增幅陣中,會通過引起靈氣“共振”來增幅法術效果——將增幅后的法術投放到敵方。
由于虛擬推演系統的bug,莫余飄在此處對法陣毫無干擾,這些士兵的法力糾纏著生效,從莫余的“身體”內穿過,并不被莫余影響到絲毫,就遵循著某種道理,在深淵生物集群中形成法術炸開。
莫余看著一朵火焰花在遠處的深淵生物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