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過系統的規則之后,“導演組”投放物資不再采用隨機投放形式,而是選擇在參賽學生已經占領的“資源點”投放物資。
證明占領很簡單,沿用了團隊比賽的規則,可以用法器占點,也可以用人占點——每方六支學生小隊,統共掌管一萬兩千多名工具人士兵,比起通常以五人小隊為參賽常規的學生團隊比賽,人力資源大大充裕——占點之后資源點就可以使用,后勤部申請物資,“導演組”會在讀條完畢后把物資投放到資源點。
每個資源點的讀條互不影響,意味著占的資源點越多,物資方面的優勢也就越大。
不過考慮到資源點僅僅是補充物資而不是補充人力,過于分兵占據較多資源點,又有被敵人“存人失地”,以優勢兵力逐步擊破的風險,其中考量自然需要雙方總指揮上心。
而本場比賽,地圖上標出了十一處資源點。
地圖中央處資源點最密集,而外圍資源點大多在特殊地形。就在白瑞樹所處位置南邊的河對岸,就有一處離他們最近的資源點。
這處資源點遠離地圖中央,又在己方軍隊背后,應當是系統設定中讓他們起步的資源點。
當即派兵前往駐扎,不需太多,僅兩百軍士就夠。且不是為了駐防,而是為了運輸資源點送來的物資。
地圖上像這樣游離在中央區域之外的資源點還有幾個,從位置的對應關系來看,最像是會被對面第一個收入囊中的資源點,是在西北角山脈向中央地區延伸出的一角小山后面,其北側的一個被小山護住的山坳中。
那里地勢實在不錯,雖然還未繪制精密軍事地圖,但莫余看著水墨畫中那個兩面環山的資源點,只是一眼,就覺得無論如何,推演系統都該讓那兒變成對手的后花園。
這是一種直覺,沒有道理的初見直覺,或許可以歸納成潛意識的判斷,不過莫余無所謂這些,他只要看這個資源點順眼就夠了。
作為總指揮,就該在這種時候下決斷。
要說看起來奇異的資源點,還有一處。
在那兩條河流尚未合并的中段,靠近中心區域的那段河流,竟然也是一處資源點。
看來推演系統內還被輸入了要求學生們展示水戰能力的規則。
在假定對手被投放到北邊的山坳旁后,莫余以此為中心,發號施令:“資源點優先要求軍糧配給,保障后勤。工程部隊以出生點作為大營修筑工事。其余所有士兵,除守衛資源點的運輸部隊之外,沿背后河道均勻散布在東西向河道,就位后集體北向進發,全速趕到南北分界線,沿途偵察地形繪制地圖,掌控所有遇見的資源點,每個資源點安排兩百人。”
白瑞樹依言發令。學生們雖然不知道白瑞樹的這些命令核心為何,但只要不讓他們當這個總指揮,他們就沒什么意見。總指揮都發話了,照做就是了,哪兒來那么多為什么?
一群學生心安理得地依令辦事。脫離了“和智慧生物交戰”這個標簽之后,白瑞樹傳達的這些命令便又回到了學生們的專業領域。
工程部的學生就不用提了,一個個把對抗比賽這件事拋在了腦后,就地熱火朝天地干起了建筑事業。正戰部的學生也都閑的發慌,開始對著那副水墨畫地圖研究戰術。
后勤部的學生則是對著全軍目前唯一的資源點看進度條讀條。他們倒是想展現他們的后勤運輸水平,但就這一個資源點,他們在大營討論出花來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