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的平均是沒有的,但是絕對的公平必須有。這就像兩個人分食西瓜,在沒有秤的情況下,怎么分最公平?自然是第一個人切瓜,然后另外一人挑選。第一個人為了防止挑選的人把大塊兒的拿走,切瓜時就必須盡可能地分割均勻。如果切瓜的人切完之后還要先挑選,那么另外一人很可能只能啃瓜皮了。這樣的公平體現在方方面面,這樣的不公平也體現在方方面面。
“土地改革后,讓百姓們自己去推選管理他們的人,這就是最大限度的公平。而且,以后在革命隊伍這里,村長的任期只有一年,一年之后百姓必須再推選另外一個取代原來的。如果原來的很好,很公平,很值得他們信任,他們也可以繼續推選原來的。
“革命的預想中,村長以上的鎮長、縣長、州府長、省長、國家最高行政長官都要通過推選的方法得來,這也是今日當著你們這么多的人說給你們的革命需要牢記的。如果某一天我死了,不在了,你們不管是誰都要秉承這樣一個規矩制度,因為這就是革命的最基本制度,在此也叫做民主。民主就是把權力交到百姓手中,他們的事由他們自己說了算。比如說把土地分給每個百姓,這也是民主的體現,他們只要按規定交了公糧,他們自己的地愿怎么種就怎么種。革命想要取得成功,單有民主遠遠不夠,民主只是其中的一半。
“成功的另一半就是專政,所謂的專政就是把一些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讓大多數人必須按照這少數人劃定的規矩之下按規矩行事。這里的規矩就是專政,任何人壞了規矩,就必須按規矩對他進行處罰,沒有任何情面可講。說到這個規矩是少數人劃定,而這里的少數人其實也就是通過民主的方式,讓廣大百姓自己推選出他們信得過人作為代表匯聚一堂共同討論商議最終制定下來的規矩。這樣的規矩決策于極少數的人,其實代表了所有百姓的心聲和意愿。既然這規矩是代表了所有百姓制定出來的,就必須按照這個規矩辦事,這就是專政。專政也就是面對規矩人人服從,不允許違抗的意思。民主和專政,兩者缺一不可,這就是革命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
“回到謝大哥提出的納糧不納糧問題上,革命隊伍必須納糧,這也既是規矩,也是公平的體現。部分人辛辛苦苦、流血流汗把爭取到手的土地分給大多數的百姓,他們種地后把收獲的糧食拿出一部分來供養著這些為他們爭取到土地,并保護他們讓他們得以安心種地的少部分人,這不是很公平嗎?以后,不單是種地的人,包括制作的、經商的,可以說凡是有所得的人,必須如同交公糧一般將到手的東西拿出一部分來充公。憑什么只讓那些種地納糧,其他人得到了多少就全部放入了自己口袋?這樣是對那些種地人的不公平。充公的所有物資,就是給養那些為百姓、為國家奔走、忙碌、操心、甚至是流汗流血的那些人的,他們付出得越多,就應該得到越過,這也是公平的體現。革命的最終,就是全面消除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從事什么勞動,就得到什么,付出的多,就得到的多,這還是公平的體現。因此,不納糧,就失去了公平的基礎和根本。想要天下公平,就必須納糧。”
姬國卿侃侃而談,謝椿、馮葵園、蕭凌等人聽得如癡如醉。姬國卿所說的話,恐怕連崇禎和李自成都講不出。之前都傳言說姬國卿遇到了神仙,喝了神仙一碗綠油油的湯之后,不記得了以前的所有事。然后,神仙又交待了很多話記在了姬國卿心中。此時,姬國卿所說的話,很可能就是神仙的傳授。
而在謝椿看來,僅僅半晚上功夫,神仙又是喂食姬國卿綠油油的湯,又是交待姬國卿很多話,從時間上看根本不可能完成。最有可能的是,神仙交給了姬國卿諸如“太公陰符”之類的寶典,姬國卿閱讀了這寶典之后,才變得大異于常人。
當年,創漢功臣之一的張良,不正是遇到了“黃石公”這個神仙,從“黃石公”那里得到了什么寶典之后,從此變得不凡,輔佐高祖劉邦創建了大漢江山嗎?
如果說姬國卿本身就是神仙,那么作為神仙不懂得一丁點的法術是不可能的。這一個多月來,從來沒聽說過姬國卿施展過什么法術,這說明姬國卿根本不是什么神仙,而是得到了神仙的寶典或秘笈。若非如此,一個十六七歲的青年,又怎么會說出不可思議的、難以想象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話語來?
姬國卿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已經可以看出姬國卿的志向是極其宏大高遠的。姬國卿連大順和大明都看不到眼里,這個天下還有什么能被姬國卿看在眼里?
或許,這等見識和心胸,就是姬國卿不同于常人的最大特點。或許,這也是神仙傳授或教導姬國卿的核心。
同樣是為吃飯穿衣所迫不錯,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相信他們最初時期都沒有姬國卿這樣的心胸和見識。一個從未走出大山的青年,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單是這一點,天下就沒有人能比。
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擁有氣吞山河氣勢和包羅萬有胸懷的人,才能真正掌控這個世界。姬國卿初出茅廬(得到神仙指點之日算起),就已經放眼天下,單這份膽略就沒有人能比。手底下只有二三百人,就敢公然說出“造反”之類的話,并且還把禮縣縣令當做了敵人。這樣的人,要么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人,要么是胸有成竹的豪杰。謝椿、蕭凌等相信姬國卿屬于后者。
王天和籌劃跟姬國卿開戰,這么大的事豈能瞞過謝椿。早在馮葵園從姬國卿這里離開回到崖城里后,謝椿就已經在暗中觀察姬國卿了。
在祁山村這一戰,謝椿可以說一直在窺視。如果姬國卿以及姬國卿的革命軍最終被王正強滅除掉,那就什么也不用說了。如果姬國卿能夠帶領著革命軍戰勝王正強,那么就等于姬國卿的實力已經可以匹敵甚至超越二郎堡、禮縣和崖城里了。
當得知姬國卿捉拿了蕭凌之后,謝椿算是領略到了姬國卿的非同一般。
當時,在沙場上,姬國卿有千百個機會和理由殺死蕭凌,姬國卿沒有這么做,而是捉拿了蕭凌,說明姬國卿很想得到蕭凌這個人。如果蕭凌最終投靠了姬國卿,那么姬國卿的實力就會更上層樓。此后,除非王天和、二郎堡、禮縣、崖城里四方聯合起來,才能收拾了姬國卿。不然的話,任何一方到了姬國卿這里,都會被姬國卿給收拾得哭爹喊娘。
問題是,四方聯合起來收拾了姬國卿之后,對崖城里有什么好處?
崖城里多少年來都扮演著非官非商,亦官亦商的角色。謝椿年少成名,繼承父業成為崖城里大掌柜后,更不甘于老死于西秦嶺山做著非官非商的買賣,謝椿非常想在這個世界上干出一番大事業來。當年沒有及時追隨李自成,謝椿就經常后悔。此時再追隨李自成,還能混出個什么出來?
今日,聽了姬國卿一席話,發現李自成在姬國卿眼中根本就是不值一提,就算自己當初追隨了李自成,到頭來很難成就什么事業。沒有見到姬國卿時,謝椿就想見見姬國卿,見到了姬國卿,并聽了姬國卿發聾振聵的一席話之后,謝椿覺得有點離不開姬國卿了。
戰士送來饅頭和小米湯,又送來煮熟的豬肉和羊肉,眾人在指揮部吃完過時的午飯后,有人傳訊蘇橫回到了天水鎮,此時正騎馬往祁山村趕。
蘇橫回來了,看來董家兄弟也被蘇橫帶到了天水鎮。制造出□□火炮一直是姬國卿夢寐以求的事,若能把自己想要的□□裝備到革命軍中,革命軍的戰斗力登時可以上升好幾個檔次。以后,有了□□和火炮,就不需要戰士們跟敵人進行面對面的肉搏戰了,可以大大減少己方傷亡,提升革命隊伍的知名度。
在祁山村和西漢村停留的這幾天,姬國卿發現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祁山村的百姓并沒有把自己當做他們的恩人,對自己還持有甚深的懷疑態度。
喜歡吃飯穿衣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吃飯穿衣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