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原來這部寶典的名字叫《九陰真經》,嗯,也只有這樣的名字配得上這部寶典。奇謀妙計不都是“陰招”,“一陰”就夠厲害了,這部寶典竟然用了“九陰”,看來,寶典上記錄的東西絕對都是震爍古今的。什么“太公陰符”、什么“鬼谷子”、什么“孫子兵法”,在“九陰真經”這里連名字都不配提一下!
咚咚咚——
焦精忠感覺自己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處,“妖小子”的寶典如此新,看來他對寶典呵護有加呀!
搞不明白的是,“妖小子”拿出寶典《九陰真經》來,到底有沒有讓自己看一眼的打算?
焦精忠眼中的星星都是綠色的。
姬國卿不慌不忙地翻開了《九陰真經》的封皮,笑道:“有時候啊,真覺得自己該死,當時白胡子老頭說的好好的,我也記得清清的。這才過了幾天呀,上面許多字都不認識了。嗯,這第一段好像說的是,這個,我好好看看,好像是‘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哎呀,下面的實在忘了,這些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將《九陰真經》遞給焦精忠,焦精忠幾乎不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雙手顫抖著接過寶典,眼中模糊一片,連忙擦去眼淚,生怕一不小心淚水滴在了寶典上。
姬國卿還是笑瞇瞇地道:“焦大人,你見多識廣,可能認識英格蘭人或者法蘭西人,說不定他們認知寶典上的文字。這個,說不定焦大人你也認知什么的字,快打開看看吧!”
焦精忠腦子中一團混沌,覺得就像在做夢一般,翻看扉頁一看,登時傻了眼。
寶典上除了封面上那四個篆字識得是“九陰真經”外,里面的所有文字都不認識,可以說連見都沒有見過。那些文字曲里拐彎的,有小圓圈、有小孩學畫時畫的倒影于水中的鴨子或鵝、有樹叉模樣的符號……
或許,只有真正的天書才會有如此怪異難辨的文字,不然哪能稱之為天書寶典!
姬國卿書寫在《九陰真經》中的文字除了他自己,即便是英國或法國人見了都蒙圈。因為那些符號既不是英文也不是法文,而是漢語拼音。這個幾百年之后才有的東西,讓姬國卿拿到了明末這個時代,如果還有人認得,姬國卿會把自己的腳趾頭咬下來吃掉!
姬國卿裝模作樣吟誦的什么“天之道”,都是自己前世閱讀金庸老先生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時,記得老頑童讓郭靖背誦“九陰真經”時,里面開頭的一些語句。這些語句如果說出來,姬國卿感打賭自己此時的便宜二哥姬國棟肯定知道出處。而對于自己來說,自然認為是金庸老先生的原創了。好在自己記得的不多,不然咕咕嚕嚕背了一大段,恐怕立馬露餡。書中用漢語拼音書寫的,除了革命之歌外,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用牙簽蘸著墨汁書寫,兩首歌全部用拼音,每個拼音字母都有花生豆那么大,密密麻麻的竟然寫了二十多張。
把書寫好的白紙整理起來,找來顏料將兩張白紙染成藍色,托二哥姬國棟用篆體寫上“九陰真經”四個字,然后再讓已經懷孕四個多月的二嫂用棉線縫成冊子,焦精忠夢想中的寶典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