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們都說,那劉阿斗愚鈍,柔弱,可是后來人們才發現,世人皆被他給欺騙了。
劉阿斗其志可不小。
...
就在曹爽密謀,司馬懿憂心的時候,東吳方面其實也做出了他們的反應。
大漢興漢十二年(公元251年)八月三日。
長安,未央宮。
“外臣朱應,拜見陛下!”
劉禪愣了一下,看向朱應,他對這人有些印象,前世了解三國歷史時,曾經看到過關于這人的記載。
朱應,是三國時的一位杰出旅行家,曾隨東吳使臣康泰巡游南海,還著有《扶風異物志》,是一位才學出眾的學者。
他怎么跑到長安來了...劉禪暗自嘀咕了一句,然后卻笑著對朱應說道:“久聞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實屬三生有幸。”
???
大殿上的文武眾臣,皆是一愣,其實包括朱應在內,也是有些莫名其妙,因為朱應自覺他并非什么大名人。
“陛下嚴重了!”朱應行了一禮,道:“得聞陛下西征凱旋,我主特遣外臣前來向陛下道賀。”
朱應不想繼續客套,直接說明了這次出使長安的來意。
漢魏吳三國鼎立,如今卻是大漢一家獨大,作為三國當中最為弱小的勢力,東吳是真的很難。
這次得知劉禪班師回朝,孫權是真的如坐針氈,因為他很清楚,這劉禪解決了西域隱患,必然會圖謀中原。
最后經過與百官商議,決定遣使到長安向劉禪示好。
“孫仲謀,身體可還康泰?”劉禪問。
“多謝陛下關心!”朱應笑著說道:“我主尚安!”
呵呵——
劉禪心中腹誹,心說這孫十萬還真能活,即便是原來歷史上的他,也是如此,先后熬死曹操、劉備、曹丕、曹叡等一眾他的對手,一直活到了公元252年,足足活了七十歲。
等等...劉禪剛想到這里,不由得眉頭一挑。
‘現在是公元251年,若是按照歷史上的記載,這孫權最多還能活一年的時間,他就得掛了。’
‘孫權要是沒了...這可是個好機會...’劉禪心中大喜。
因為他穿越而來,導致很多歷史人物都發生了一些改變,比如老將軍趙云、皇后張鴛、丞相諸葛亮、諸葛喬以及曹魏上一任皇帝他的大舅子曹叡,或多或少都延長了壽命。
趙云、張鴛、諸葛亮,劉禪知道原因,因為他一開始,就讓這他們注意養生,比如教他們練習太極什么的,但是曹叡為何會多活了幾年,他就不知道了。
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他現在關心的是孫權。
雖說這個孫十萬有點兩面三刀,喜歡背刺盟友,但是能夠在這樣一個亂世,坐擁江南之地,與漢魏形成鼎立局面,他自然也是有他一定的才能的。
作為對手,劉禪很討厭這個人。
若是作為一個局外人,卻不得不對他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