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這半年,面向國內的投資里,從李維手里經手的資金已經一個多億了。
“成績當然是有的,還不小。現在投資了有一百多家企業了吧,雖說都還是小企業,但發展的勁頭都挺不錯的。哎,現在國內是真容易賺錢啊,我都沒想到投資的那些企業有那么高的存活率,要是在美國,一年下來能剩下三分之二就不錯了。”
“說的就是啊,現在國內剛開始搞市場經濟,很多方面還是空白,機會多的是,當然容易發財。”徐檸也有些感慨,“這些企業,再過個幾十年,應該是能出一些大公司的。你覺得呢?”
那一長串的投資名單里,他其實基本沒看到熟悉的名字,但他有這個自信。有錢、有技術、有管理,很多人不見得就比那些后來的大企業家差。
“我覺得也是。”李維點點頭:“對了,跟你說個有意思的事,上次那個蒙省的奶粉廠,你還記得吧?”
“記得。”徐檸點點頭。上次還是去港城那會,那個廠子被火燒了,后來他就沒再關心。
“那個廠長善后做的是不錯的,當時他基本是砸鍋賣鐵了,還跟親戚朋友借了一大筆錢,準備再重新買一些設備。
我看著他做的還不錯,就又投資了一筆錢。現在才半年,你猜怎么著?那廠子已經把損失補上,還盈利了。那個廠長吧,有一股子韌勁,而且腦子聰明,我覺得挺有希望發展起來的。”李維說道。
“哦,我記得那個老板姓李,叫什么來著?”
“李志棟。”
“對,不過就算看好也別管太多,尤其是經營上不要干預。很多事,最怕的外行指導內行。明白吧?”
“這我知道。你看看我忙成什么樣了,哪還有心思管他怎么經營了。”李維搖了搖頭。
徐檸看了眼時間,又快到飯點了,就招呼李維下樓一塊去吃飯。
“哎,那個江細康,現在怎么樣了?”徐檸突然問道。
“他啊,還不錯,看著是有幾把刷子的。按你之前說的,給他投了一筆錢,那家伙現在正打算也往房地產轉呢。”
江細康那人,手上基本是制造業,看著家業不小,其實沒多少錢。李維就投資了他五千萬港元,拿走了一半股份。
“他做什么不用管。總之,那人你多接觸就是了。別太信任,但有機會也可以提攜他一把。他畢竟是港城本地人,我們再有錢,也需要本地的一些支持的。那人至少明白輕重,算是扶持一個幫手。”徐檸說道。
他對江細康沒多大惡感,只是有點煩,因為不是一路人。細打聽之后,那人確實還算講道義,已經算不錯的合作伙伴了。
李維點點頭:“這話沒錯。有些事還就需要本地人出面,港城的規矩一堆,外人很難整明白的。”
這個階段的港城,各種勢力扎堆,光有錢很多事是擺不平的。
而且,以后公司的經營重點估計要在港城了,江細康就一下子變得重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