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王恢便被士兵給帶了下去。
“御史大夫!”待得王恢被帶下去了之后,劉徹將目光放到了某位將官的身上道。
“臣在!”御史大夫恭敬回應道。
“果然如你所說,匈奴乃彪悍、迅疾之強兵也,來如風、去如閃電!”說到這里,劉徹的怒氣與憤懣再也壓制不住了,“三十萬大軍,好似天羅地網,竟然讓那個家伙從你們的鼻子底下溜走了!”
值此之際,劉徹的舅舅田蚡再次站出來拖后腿道;“臣斗膽進言——陛下,此事與御史大夫無干,完全是因為王恢的責任,他這個人一向虛偽,花言巧語蒙蔽天子……”
“是嗎?”對于在這個時候突然站出來的自家舅舅,不等其說完話,劉徹便毫不猶豫的打斷了他的話頭道,“你丞相是這么看的?”
“臣斗膽想陛下稟報……朝廷上下的輿情!”不知曉劉徹真正心思的田蚡這般回稟道。
“輿情?什么輿情啊?”劉徹的面色逐漸開始變得不耐煩了起來。
“無非說王恢的人品——他這個人說一套做一套,完全是嘴上的功夫,欺君誤國、罪惡難赦!”田蚡開始在朝堂上彰顯自己這個丞相的存在感道。
只可惜,迎接田蚡的,卻是劉徹毫不猶豫的否定之言:“不對!馬邑之圍是朕的決策,并不是王恢的決策,王恢之前的許多建言并沒有錯,說到人品,朕只是覺得他缺少了點俠氣,他該學學劍客之道,歷來江湖上的劍客,與高手狹路相逢,明知道不敵也會寶劍出鞘,這叫什么……你們知道嗎?這叫亮劍!此番馬邑之圍,就是我漢朝對強大匈奴的第一次亮劍,雖然沒能達到預期,但是此戰也向一向驕縱的匈奴表明了我漢廷的堅定立場和強大實力,也使朝廷上下談匈奴色變的恐懼心理得到了扭轉,因為畢竟匈奴是倉皇撤退!此戰也使朕對軍隊和將領的現狀以及朝廷大規模調動軍隊的能力得到了驗證,終于能使朕從上林苑的狩獵過渡到前所未有的真正的實戰!難道還有什么比這一步意義更重大嗎?”
聽得劉徹如此說詞的田蚡,最終吶吶的說出了這樣四個字來:“陛下……英明!”
…………
另一邊,屏幕前的觀眾們對于皇帝劉徹主動擔責的行為表示了肯定。
“這個皇帝能處,有鍋他是真的愿意自己去背!”
“不過,這也恰好向眾多文武大臣們表明了他劉徹對匈奴的態度!”
“自此之后,想來朝廷大臣們不會再敢輕言和親、罷戰了!”
“對付匈奴,劉徹必須統籌好漢朝內部一切能夠統籌到的力量,否則……說不準漢朝就要被匈奴給車翻掉!”
“現階段,匈奴的實力遠超漢廷,而漢朝又浪費了此次埋伏匈奴的機會,往后再想要找到這么好的機會,恐怕就難了!”
…………
另一邊,屏幕之中,劉徹依舊意難平——畢竟這么好埋伏匈奴的機會就這樣輕易的失去了,劉徹又如何能夠做到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