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之中有一稚童。
坐在自己父親的脖子上,看到城外浩浩蕩蕩的八千大雪龍騎軍。
竟是高聲道:“爹,我以后也要這般風光!”
在其身下那位正值壯年卻已是瘸了一條腿的莊稼漢子黝黑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對著這不過四歲的稚童笑著說道:“爹相信。”
八千大雪龍騎軍,人人肅穆而立。
白甲白馬出征去,回來已是遍地紅!
......
此刻北地郡內。
一處本已荒廢,此刻卻是人頭攢動,滿是人氣的城池的城頭之上。
一位身著白衣的年邁老者此時雙手負于身后,目光眺望遠方。
在其身側豎立著一桿大旗。
旗上刻有一字。
趙!
而在這位年邁老者的身旁站立著兩位俊朗男子。
二者皆不過是二十七八歲的光景,此刻已是滿臉的凝重之色。
“先生,聽咸陽城內探子傳回來的消息,燕國皇子燕珣已經被大秦新帝給伏誅!”
一位年歲稍長者此時瞪大了眼睛看向一旁的那位年邁文臣。
后者聞言,并未說話。
而是依舊自顧自地看向遠方。
當看到遠處有一桿刻有趙字的王旗隨風而動之時。
方才微微松了一口氣。
目光轉而看向身旁的兩位身份本應是無比顯赫的少年。
許久過后出言道:“大皇子,燕國不比我們趙國,我們尚還有一座城池能夠固守。”
“尚還有三萬將士可成建制。”
“但那燕國當初被大秦的馬蹄踏得最兇,麾下將士近乎死絕,此番于河東郡起兵所聚集起來的兩萬余眾兵馬不過是一些不愿相信燕國已亡的可憐人組成的散兵游勇罷了。”
“根本就成不了氣候,大敗本就是情理之中之事。”
這位曾在趙國謀取過與楚國合盟的毛姓文臣此時臉上已然溝壑迭起。
本被人稱之為“三寸舌,強于百萬師”的這位白發老者。
此時卻是看向遠處西斜的日頭。
口中喃喃道:“當初我趙國已經知曉難以抵御住大秦的馬蹄,故此讓諸多將領與文臣帶著朝中幾位皇子逃亡。”
“誰能夠想到到最后趙國亡國,僅剩下我們。”
一旁那位本應是養尊處優的趙國大皇子目光落在身旁的趙國小皇子身上。
一聲長嘆道:“若是沒有先生拼死護住我們兄弟二人,只怕是我們兄弟二人早就已經夭折。”
聽到這話的毛姓文臣周身一顫。
看著身旁的二人,欲言又止。
許久過后方才道:“現如今大秦那位年輕天子顯然是要對大秦境內的六國殘黨下手。”
“我們雖說盤踞于北地郡,但是也未必就能夠逃過一劫。”
“接下來這段時間,老夫會盡快與韓國的那些家伙取得聯系,想辦法與他們組成同盟。”
“唯有這樣子的話,我們方才有可能有著一戰之力!”
聽到這話的趙國兩位皇子相視一眼,皆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