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下不靖,賊盜四起,人人自危,不管是揚州城,還是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大大小小的城里首先興旺前來就是武館和道場。
這揚州城一代,也建立了十數家的武場,但若論規模威望,則首推由揚州第一高手“推山手”石龍親自創辦的石龍武場。
近十年來,石龍已罕有到場館治事,一切業務全交由弟子打理,但因武場掛的是他的名字,所以遠近慕名而來者,仍是絡繹不絕。
石龍的內外功均臻達第一流高手的境界,否則如何能數十年來盛名不衰。
此人天性好道,獨身不娶,一個人居住于城郊石龍武場后面山谷里的一所小莊院里,足不出戶,由徒弟定期遣人送來所需生活用品,終日埋首研玩道家秘不可測的寶典《長生訣》。
據歷代口口相傳,此書來自上古黃帝之師廣成子,以甲骨文寫成,深奧難解,先賢中曾閱此書者,雖不乏智能通天之輩,但從沒有人能融會貫通,破譯全書。全書共七千四百種字形,但只有三千多個字形算是被破譯了出來。
書內還密密麻麻的布滿了曾看過此書者的注譯,但往往比原文更使人模不著頭腦。
猶幸書內有七副人形圖,姿態無一相向,并以各項各樣的符號例如紅點,箭頭等指引,似在述說某種修煉的法門,但不諳其意者不練還好,若勉強依其中某種符號催動內氣,立刻便氣血翻騰,隨時會走火入魔,危險之極。
石龍與此書朝夕相伴足有三年,但仍是一無所得,就像寶藏擺在眼前,卻苦無開門的鑰匙。
黎明將近,石龍像往常一樣打坐結束,突然心中突現警兆,不管如何都沒法集中精神到寶典內去,正沉吟間,一個人影從庭門旁若無人的走了過來,已經到了門前。
石龍忙把寶典納入懷里,腦中閃過無數念頭,嘆了一口氣道:“貴客大駕光臨,請進來喝杯熱茶吧!”
一個沒有隱藏蹤跡的人,直到走到門前,自己才生出感應,便可知來者的武功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能蒙蔽高手的感知。
林秋負手背后,散步似的踱進廳堂,先環顧四周,最后才落在穩坐如山的石龍臉上,說道:“看你印堂發黑,貧道掐指一算便知你今日必有血光之災,大難臨頭,交出《長生訣》,我為你逆天改命,救你脫離苦海!”
石龍看著林秋,聽著他的話,眼角抽搐。
他并不因為林秋年輕至極而有任何的輕視,他相信自己的判斷,眼前這個二十啷當的年輕人真的是個高手。
但,即便你是高手,這也太狂妄了吧!
交出《長生訣》?為我逆天改命?脫離苦海?
你還真說得出口,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石龍雖心念電轉,但表面卻是好整以暇,油然道:“石某人十年來足不出戶,一心研習武學,與人并無恩怨,何來的血光之災?不知小兄弟從哪里聽來我手中有江湖中傳言的至寶《長生訣》,真是可笑,若我有《長生訣》,早已經是宗師級別的高手,聞名天下了,豈會自困于此,當個揚州第一高手……”
“呵呵,就你也配學《長生訣》,摸不著頭腦吧!別學了,你學不會。隋帝楊廣已經打聽到你得到《長生訣》,宇文化及已經快要到了,趁時間還早,交出《長生訣》,然后逃命去,還有活命的機會,不然真的要去見閻王了呢!”
石龍的臉色已經黑到了極致,咬牙道:“你究竟是什么人?危言聳聽,真當我石某人是軟柿子,能隨便捏?!”
“冥頑不靈……”林秋搖搖頭,懶得和這個活不過一章的龍套廢話,隔空一拳擊去。
石龍內功精純,實力自然是不差,又十來年如一日的打坐修煉,揚州城第一高手,名不虛傳。
不過他也絕不好受。
換了是一般高手發出拳勁,必會清清楚楚的生出一股拳風,擊襲敵人。但林秋這一拳發出的陰陽雙重氣勁,似無若有,就像四下的空氣都給他帶動了,形成一個虛無的大磨盤,由上下四方齊往石龍擠壓過來。
先天高手,不再講究一招一式之精妙,而轉而以氣壓人,以勢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