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廂很大,裝飾十分低調,看起來普普通通,甚至都不如一些酒樓,然而,仔細去看,就會發現包廂的裝飾低調當中透著奢華。
從外面看,整個包廂也就十分的尋常而已,跟一樓大廳當中的小包廂沒什么區別,整體的顏色還是以黑灰兩色為主,給人一種壓抑、神秘的感覺,推開門,走入包廂之后,就會發現里面別有洞天。
房間內的裝潢不再是黑灰二色,而是以素色為主,看起來很像書香門第的風格,房間分為里外兩間,里面放置著床榻,床榻上放著絲綢棉被,顏色以素食為主,白玉枕,絲綢的床幔,東海城特產的珍珠珠簾,初看不起眼,如果仔細去看,會發現這些東西都造價不菲,純手工織造,手藝頂好。
許一凡雖然從小就生活在安民鎮,可是,他不是那種什么都不懂的土包子,恰恰相反,對于這個世界很多人來說,難得一見的東西,許一凡反而不覺得稀奇,反而是有些很常見的東西,許一凡反而覺得稀奇。
里間應該是客人休息的地方,主要講究一個舒適和安靜,而外間則不同,一張檀木圓桌,四張凳子,圓桌上鋪著精美的桌布,在其上面放著一個茶壺,四個杯子。
正對著房門的是窗戶,窗戶開的很大,這里視野很好,站在窗邊把附近街道的情況盡收眼底,窗邊放置著一張小榻,小榻上放置一張底腳茶幾,茶幾是紫檀木制成的,可以臨窗盤坐,飲茶聊天看風景。
小榻上還放置著一個香爐,此刻,香爐里正有裊裊煙霧升騰而起,一股清新的香味,彌漫在整個房間內。
談累了,坐久了,就可以直接半躺在小榻上,后面放著靠枕,總之,怎么舒服怎么來,不會給人拘謹的感覺,似乎到了這里,會給人一種回到家的感覺。
房間的窗戶開的極大,幾乎占據了一整面墻,小榻所在的位置,也僅僅只占據了三分之二的位置而已,在小榻的旁邊,還放置著一張竹制的躺椅,讓人獨處的時候,可以躺在上面休息,如果是下雨天的話,恰好可以手捧茶壺,臥看風雨。
除此之外,在窗戶的左手邊,還放置著一張書案,書案上放置著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在書案后面的墻上,還裱著一幅字:【賓至如歸】。
字畫下面是一張書架,書架上放置著一些書籍,想來也是為長期居住在這里的人準備的。
在窗戶的右手邊,靠墻的位置,也有一個書架,書架很高,幾乎占據了一整面墻,分為九層,每一層上面都放置著不同的東西,有奇珍異寶,神兵利刃,上好的古董等等。
整個房間給人的感覺就是舒適、淡雅,輕松愜意,凡是你能想到的東西,幾乎這里都有。
胡三兒和許一凡進入房間之后,徑直來到窗邊的小榻上坐下,那個不知道姓名的侍女,給兩個人上了一壺茶之后,就起身離開,臨走時關上了房間的門,于是,整個丁字號房間內,只剩下許一凡和胡三兒兩個人了。
坐在小榻上,許一凡環顧一周,最后把目光停留在胡三兒的臉上,笑著說道:“這里裝潢的如此精致,日月齋的主人不可謂不用心啊。”
胡三兒帶著許一凡進入日月齋之后,就一直在留意著許一凡的表情變化,除了許一凡在剛進入一樓的時候,看到那些獨立的小房間之后,露出詫異和疑惑的表情之外,接下來,許一凡的臉上都沒有什么情緒變化,這讓胡三兒微微有些詫異。
論起貨物之齊全,種類之繁多,日月齋比不上天涯閣、風雨軒還有包袱齋,說起奇珍異寶,新奇貨物,日月齋比不上海角樓,而論起舒適度,日月齋比不上脂粉堆英雄冢的瀟湘館,但是,說起神秘性和重要性,日月齋遠超他們。
胡三兒既然是東海城日月齋的管事,迎來送往的客人不凡幾多,什么樣的人都見過,凡是第一次進入日月齋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在不同程度上露出異樣的表情,像許一凡這樣第一次來,就一副見怪不怪表情的人,還是極少的,胡三兒怎么可能不詫異呢?
“這是齋主的意思,我們也是根據她的吩咐做事而已。”胡三兒笑著說道。
許一凡不置可否的點點頭,說道:“如此說來,想必你家齋主應該是個讀書人咯。”
“哈哈!”
聽到許一凡這么說,胡三兒哈哈一笑,神色古怪的看著許一凡,失笑道:“如果齋主聽到許老弟這番話,一定會很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