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渡過了七品的門檻之后,我們就需要學習內功心法,一邊修習心法,一邊想辦法拓展自身的筋脈,我們把六品稱之為柳筋境,從進入七品之后,側重點就從單純的打熬體魄,變成了內外雙修,而進入柳筋境的標志就是能夠感受到筋脈爆裂,這才算是觸及到了柳筋境的門檻。”
“六品到四品,主要就是拓展筋脈,而到了四品之后,我們就需要開始煉神,武夫的三品叫化境,這個境界我不知道該怎么去說,因為我晉入三品沒多久,前面六個境界都可以依靠外力來強行突破,但是,到了四品之后,想要晉入三品,就需要靠自己去努力,而如何進入晉入化境,沒人能說清楚,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晉入不了,也有的人可能睡一覺起來就晉入了,而我就是稀里糊涂晉入的,而達到三品武夫的特征就是能夠駕馭了筋脈內的那股氣息,人們稱之為內力。”
這些都是唐青竹在許一凡養傷期間,無意間透露給他的。
根據唐青竹說,武夫自古有之,而如何培養一個純粹的武夫,經過無數代人的研究,也逐漸有了清晰的思路,武夫只是對他們的一個籠統的稱謂,其實,每一個武夫都是不同的,他們的師承不同,側重的方向也不同,而成就自然不同。
就拿唐青竹來說。
唐青竹出身唐門,唐門不像是翁家這樣的家族門派,而是一個以唐姓為主,外姓也有,一起組成的一個門派,唐門一般時候使用的兵器大部分是劍,這跟其他的門派差不多,但是,他們真正的武器卻是暗器。
唐門可謂是把暗器研究、發揮到了極致,每一個唐門弟子身上,都藏著無數的暗器。
一般的江湖門派,在挑選弟子稱骨的時候,都是選擇那種骨骼密度大的,因為這樣才能不被人打死,銅皮境的三個境界才能熬過去,但是,唐門不一樣,他們挑選弟子是骨骼越輕越好,這跟他們側重暗器有關。
唐門弟子的前三個境界,九品的門檻是七十斤,八品的門檻是一百五十斤,而七品的門檻卻只有二百五十斤,甚至根據情況不同,這個數值可能還會降低,唐門講究的是舉重若輕,這有點像武當派太極拳的感覺。
根據唐青竹的說法,武夫前六個境界幾乎都是大同小異的,先打熬體魄,然后內外兼修,各個門派的區別在于,打熬體魄的強度和要求不同,心法各異而已。
晉入九品銅皮境,只能算是一只腳踏進了武夫的門檻內,而晉入柳筋境才算是正式入門而已,真正讓武夫登堂入室的還是四品晉入三品化境的時候,而武夫產生重大分歧的也就在化境上,可以說,化境是武夫的分界線,正如唐青竹自己說的,有的人可能一輩子只能待在四品,而有的人可以很輕易的跨過這道門口。
至于晉入化境之后,接下來該怎么修習,唐青竹現在還一知半解的,她也說不清楚,不過,她聽她爹說,武夫的三品到一品,只要就是煉神,而什么時候可以駕馭體內的氣息,在體內構成一個人身小天地了,什么時候就可以晉入小宗師境界了。
小宗師境界又被稱之為洞府境,而在洞府境之后就是觀海境,觀海境之后就是武神。
洞府、觀海、武神分別對應的是小宗師、大宗師、宗師三個境界。
唐青竹在說到這里的時候,卻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她告訴許一凡,她曾經在唐門的書庫內,翻到了半本舊書,在舊書上提到了武夫的境界劃分,除了已知的銅皮境、柳筋境、化境、洞府境、觀海境之外,還有金身境,不滅境,山巔境。
在這本書里,并沒有提到武神境,按照唐青竹自己的理解認為,宗師境其實不是武神境,而是金身境,在宗師之上還有兩個境界,分別是不滅境和山巔境,也就是說,在大宗師之上還有三個境界,但是,具體真相如何,她也不清楚,因為那本舊書只有半部而已,至于在山巔境之后,還有沒有其他的境界,就不得而知了。
唐青竹曾經問過她爹,可惜,她那個天天被她掛在嘴上,似乎無所不知的老爹,也不清楚武夫境界的事情。
平時,人們說起武夫境界的時候,往往都說他是幾品武夫,而不是說他是什么什么境,這就很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