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七號。
東海城!
許一凡已經離開東海城五天了,他的離開就像他的到來一般,平平淡淡,悄無聲息,沒有在東海城掀起什么浪花,不過,還是有所不同的,許一凡這一次的離開,還是很快引起了很多有心人的注意,比如曹家。
曹家是一個百年商賈之家了,從曹正德祖父開始,就開始從商了,祖孫三代,到了曹正德這里是第四代,已經積攢下了一份不薄的家底,在其有錢之后,就來到了東海城,有了自己的商鋪,因為其賣的都是一些日用品,在東海城也算過的不錯。
老話說,富不過三代,曹家此時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
曹正德的祖父以前只是一個走街串巷的賣貨郎,看著勤勞的雙腿,一點一點,就像是螞蟻搬家一般,開始不斷的累積財富,代接著一代,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終于有了一筆不菲的財富。
等到了曹正德父親那一輩,他們終于來到了東海城,在東海城立足,不但有了自己的店鋪,還有了自己的工坊。
可惜,曹正德的父親去的早,在五十歲那年就突然因病去世了,而曹正德那時候還未滿二十,不知道是因為家族遺傳的緣故,還是因為別的原因,從其祖父那一代開始,曹家已經是四代單傳了。
當然了,每一代的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卻不少,娶妻納妾,外面養著金絲雀,尋醫問藥、調養養生,總之,能想到的辦法都試過了,卻依舊還是無法改變這個四代單傳的鐵律。
跟大多數中等家庭的孩子不同,曹正德的家教很好,從小就跟在爺爺身邊,在爺爺去世之后,他就跟在父親身邊,看著他們如何做生意的,耳濡目染之下,曹正德還是非常有商業頭腦的,在其十五歲的時候,就幫助家里賺了一大筆錢。
父親去世之后,曹家不像其他的家族那樣,兄弟眾多,會爭奪家產什么的,曹正德不用,他順理成章的接手了家族的事業。
可能是太年輕,也可能是閱歷不夠,在其接手家族事業之后沒多久,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突然提高了商鋪貨物的價格,搞得很多老顧客紛紛抱怨起來,以前能買三樣東西的錢,現在只能買一樣東西,而且質量還不咋地,于是,很多人紛紛選擇了其他類似的店鋪。
如果說提高貨物價格,這也不算什么,畢竟,做生意嘛,這樣做也屬于正常。
可是,曹正德卻在提高貨物價格之后,還想跟天涯閣一樣,不在東海城擴大發展,而是一門心思想要朝外發展。
起初,他找了很多外商,尋求合作,可是,因為他家的東西雖然都是日用品,東西雖然是必需品,可是利潤太低,對于那些千里迢迢來到東海城的外商而言,曹家的這些東西,在他們的老家也能買到,可能質量和種類沒有曹家的那么多,卻也能用,商人逐利,外商們覺得在東海城采購這些東西,太不劃算了,就算進價很低,然而利潤還是很感人,于是,這些外商紛紛拒絕。
被外商拒絕之后,曹正德很無奈,卻也沒有放棄,反而自己花錢組建了一支商隊,他想要跟他祖父一樣,重新當起賣貨郎。
想法是好的,可是,真正操作起來,卻十分的困難。
首先,組建一支商隊是需要花錢的,花費大把大把的錢,才能培養起來,曹正德為此投入了很多錢進去。
其次,貨物問題,一般組建商隊的商人,他們手里都有很好的貨物,而且是很值錢的貨物,不然,沒人愿意燒錢搞商隊的,可是,曹家手里的貨物雖然不錯,卻利潤太低,根本不適合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