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汴洲到洛洲,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乘坐馬車前往洛洲城的話,也就三四天的路程,騎馬的話,速度會更快。
洲與洲之間,除了一座大城之外,還有很多縣城和鎮子、村子,就像現代的中國,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265個地級市,32個地區,30個自治州,5個盟;808個市轄區,393個縣級市,1489個縣,116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2個特區,1個林區。
聽起來是不是很多?
其實,在這個時代,大炎王朝的疆域要比中國的疆域大很多,光洲就超過四十個,可想而知,其疆域之大,而這還是現在的大炎王朝,根據史料記載,在更早之前,中原的疆域還要大,其中包括現在的南夷,北蠻三分之一的土地,還要西域一部分土地,都隸屬中原。
只可惜,隨著時間的發展和推移,可能是疆域太大,管理不過來,也可能是之前的一些當權者,不在乎這里疆域,很多地方都已經丟失了。
在大炎王朝立國之后,曾經多次想要收復南夷、西域、北蠻的一部分土地,可是,近千年來,來來回回打了無數次仗,收效甚微,土地沒有收回來多少不說,還十分的勞民傷財,于是,慢慢地歷任皇帝也就不在想著收復失地了。
海洲在很早之前是屬于荒蕪之地,只是,隨著無數代人生活在海洲,他們靠著勤勞的雙手,一點一點兒把海洲發展成了現在的模樣。
東海城很早以前只是一個小漁村而已,慢慢的成為了東海鎮,東海城,這是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才有了現在東海城的繁華。
海洲臨近大海,疆域不算太大,在大炎王朝很多大洲之內,都進不去前八,但是,僅僅一個海洲,就有一個東海城,九大縣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類似于池東鎮這樣的小城池。
別看東海城十分的繁華,富甲一方,可是,海洲真正富裕的地方,也就是以東海城為中心的地方了,越是遠離東海城,居民的生活條件越差,其中,有些地方的人過的還不如東海城的乞丐,其貧富差異之大,可想而知。
汴洲和洛洲因為是內陸,它們的轄區要比海洲大很多,也富裕很多,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的。
汴洲除了一個汴州城之外,其轄區還有十個縣,以汴州城為中心,散布在汴洲的各個區域,至于洛洲,除了一個洛洲城之外,其轄區只有五個縣。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覺得洛洲不大?
其實,你錯了,洛洲很大,比汴洲還要大一些,雖然它只有一座主城,五個縣城,幾十個鎮子,可是,它的一個縣城比得上汴洲兩個半縣城。
不但洛洲這樣大的洲只有五個縣,國都長安,它的轄區也只有兩個縣而已,但是,長安城的兩個縣,其人口和經濟實力,要超過很多其他大洲的主城。
許一凡他們乘坐馬車離開汴州城之后,直奔洛洲城而去。
在經過一天的趕路之后,也沒有離開汴洲,到了傍晚時分,他們在原陽縣停下。
原陽縣距離汴州城不遠,是從洛洲到汴州城的必經之路,而從汴洲去往洛洲,或者更遠的地方,也都要從原陽縣經過,其繁華程度也可想而知了。
在出發的時候,許一凡是不想帶著靳休的,一來,他跟靳休不熟,也不怎么說得上話,雖然這小子看起來很好說話,但是,許一凡還是不怎么喜歡他,二來,身邊有胥承業這一個不良人就夠了,他不想再多一個,可是,既然靳休執意要跟著,而胥承業也同意了,許一凡又能如何?只能同意了。
離開汴州城之后,許一凡一直待在車廂內沒有出來,就算是到了飯點的時候,許一凡也沒有下車,胥承業曾經去看過,發現許一凡在睡覺,于是,也就沒有打擾。
相對于從東海城趕往汴州城旅途上的說說笑笑,這一次趕路,顯得格外的安靜和沉寂,許一凡不出來,胥承業專心駕車,而靳休也沒有進入車廂的打算,就坐在胥承業身邊,一言不發,總之,三個人之間的氣氛有些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