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孔弘毅這個人是忠是奸,是好是壞,殺人不過頭點地,把人殺了就是,不管是直接拉到菜市口砍頭,還是直接一刀斬之,都沒有什么問題,儒家也不會說什么,可是,像不良人這樣如此折磨、羞辱一個人,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的。
那時候,大炎王朝已經逐漸穩定下來,從亂世慢慢向安定王朝過渡,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什么?
當然是安穩,是人心了。
要知道,孔弘毅可是當時第一個投降大炎王朝的人,雖然這種投降可能是詐降,但是,因為孔弘毅的選擇,當時大炎王朝在攻打大秦王朝的時候,有多少人受到了影響,選擇了投降。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孔弘毅是這群投降之人的領軍人物,他雖然背叛了大秦王朝,可是,他卻給大炎王朝帶來了很多實際上的好處,還有一些看不到的好處。
這個時候,殺了孔弘毅,而且還是以如此殘暴酷吏的手段殺死他,這讓那群投降過來的人怎么看?
好,就算孔弘毅是大秦王朝混入大炎王朝的探子,可是,這畢竟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情,如果孔弘毅真的是大秦王朝的人話,那他就不是一個人人唾棄的二五仔了,而是一個忍辱負重,響當當的人物了,這樣的人不應該被敬重嗎?
那些為孔弘毅說話的儒家子弟,除了是因為孔弘毅本人之外,更多的還是想到了自身。
亂世當用重典,可是,現在已經不是亂世了,人豈能輕易去殺,就算殺也不能如此去殺啊。
不管孔弘毅是不是真的是大秦王朝的人,他在大炎王朝的這段時間,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勞的,他直接或者間接殺死的大秦王朝的人可不少,于大炎王朝,孔弘毅是有大功勞的,而這樣一個大功勞之人,卻因為不良人拿出的幾份文件,就被當成謀逆者給弄死了。
對于不良人拿出的證據,其真假無人可知,不良人在處死孔弘毅的時候,雖然是奉皇帝的旨意,可是,他們既沒有拿出真正有說服力的證據,也沒有經過刑部、大理寺等三司會審,直接就把人在死牢里給弄死了。
可怕嗎?
非常的可怕,孔弘毅雖然是大學士,可是,他確實太子少保,怎么也是從二品的官員,沒有經過三司會審,直接就給弄死了,照這樣看來,如果有一天皇帝想要弄死一個二品大員,或者一品大員,是不是也可以這么干?
于情于理都不合,盡管不良人給出的理由是孔弘毅是敵國的奸細,是叛國者,可是,不走正常的程序,就這么把人弄死了,這讓其他朝中大臣怎么想?
要知道,大炎王朝雖然是以武立國,可是,儒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大炎王朝當時百分之八十的文官,都是出自儒家。
除了文官之外,還有很多武將、言官等等都是出自儒家,當時大炎王朝的兵家、法家,幾乎都是從儒家出來的。
可以這么說,大炎王朝除了一部分人是大炎王朝皇室的人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儒家的人,而儒家的勢力可想而知,而面對這種情況,皇帝有自己的想法也正常。
不良人最初的出現,就是針對儒家的,而儒家顯然也是知道這一點兒,所以在炎高祖駕崩之后,有不少儒家弟子主動退出廟堂,重新回到縱橫書院教書。
既然儒家已經做出讓步了,皇帝卻還不放心,還弄出了一個不良人,你弄出來就弄出來吧,上來就對儒家的人動手,這是幾個意思?
在孔弘毅的事情發生之后,皇室迎接了儒家一次劇烈的反撲,雖然當時的皇帝做出了一定的讓步,然而,不良人還是繼續存在著,并沒有因此而被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