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萬步說,就算這個王朝,因為到了最后一步,眼看著就要滅國了,所以很多人有了背水一戰的覺悟,選擇了死戰,可是,這種人有多少?
在許一凡看來,人數應該不多,都被打到家門口了,城內的軍隊也不會超過二十萬,這還是許一凡給予了最大的估計,而真實的人數,應該不到一半,而真正有戰斗力的,估計連這一半人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一個幾萬人的軍隊,能造成許一凡看到的那一幕嗎?
顯然不可能,更何況,如果有這樣的戰役發生的話,史書上不可能沒有記載,就算,當權者在位的時候,下了禁令不讓記載,可是,他一旦離世,這場戰役肯定會被記錄下來的,不管是正史也好,還是野史也罷,都會記載下來的。
許一凡不敢說自己對這個世界有多么的了解,但是,在過去的十余年的時間里,許一凡幾乎把大炎王朝在市面上可以弄到的書籍,都翻閱了一遍,對于大炎王朝的歷史,他還是知道不少的,甚至對于前朝大秦王朝的歷史,他也知道不少,而在這些書籍當中,都沒有提到類似這樣死亡高達百萬的戰役。
還有一件事,許一凡自始至終都想不通,為何會出現二月同天的異象。
如果說,天空上出現相鄰的兩個月亮,以許一凡的見識,還是可以稍微理解一下的,比如,在這個星球的周圍,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還有一顆平日里看不到的行星,因為一些特殊的緣故,它們一起出現在天空上。
然而,許一凡看到的情況卻截然不同,二月同天,一個鮮紅如雪的月亮,出現在西方,一個漆黑如墨的月亮出現在東方,這本身就不正常。
月亮不可能是黑色的,也不可能是紅色,至于太陽,那就更不可能了,可是,許一凡偏偏看到了,這本身就解釋不通。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件事,讓許一凡很疑惑,也很震驚。
許一凡在死城當中,看到了宣武門,單單從這個宣武門,許一凡就推測,這座死城應該是長安城,而看現場的情況,那些攻入皇城的人,是從宣武門打進去的。
在看到宣武門的那一刻,許一凡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當今圣上炎武帝登基不久,在長安城發生的玄武叛亂。
當時,大皇子和二皇子,在鎮國大將軍許淳的配合下,攻入了皇城,而當時,他們就是從宣武門打進去的。
雖然,元符二年的玄武叛亂,還沒有正式的史書流傳出來,可是,相關的野史,許一凡看了不少。
當年的玄武叛亂,雖然死的人很多,有幾萬人在那一場戰役當中喪命了,可是,大皇子他們當年,也沒有真正的打進皇宮,如果許一凡在夢境里看到的那一幕是當年的玄武叛亂發生的場景的話,那么,現在的長安城絕對是一座死城,不對,這么說不準確,應該說現在的長安城,絕對沒有如今這么繁華昌盛。
如果出現了如此重大的傷亡,炎武帝肯定會遷都的,畢竟,一座城死的人太多了,對于當權者來說,絕對不是好事兒。
想到了這些,許一凡開始懷疑,他在夢境當中,看到的一切,應該不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是很可能,在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新的疑問又出現了。
第一,現如今的大炎王朝,國力昌盛,人才濟濟,沒有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之前,在炎武帝登基的時候,就御駕親征,把北蠻打的哭爹喊娘的,絲毫未見大炎王朝有衰弱的跡象。
第二,大炎王朝有儒家支持,還有眾多世家、武林宗門在支持著,只要炎武帝不主動去作死,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炎王朝的國祚至少還有幾百年。
第三,雖然大炎王朝經常跟南夷、北蠻、西域打仗,可是,那都是小規模的戰役而已,這種四足鼎立的情況,已經持續了近千年,不可能說打破就能打破的,更重要的是,至今大炎王朝內部,都沒有出現叛軍、起義軍之類的。
結合這三點來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到底是哪股勢力,能夠做到兵臨長安城,把長安城打成那副模樣?
北蠻做不到,因為北蠻不擅長打攻城戰,不然,他們也不會被攔截在嘉州城外那么多年;南夷也做不到,雖然現在南夷出現了一個新的王朝大唐,可是,南夷有十萬大山,練兵很難,如果南夷能做到這一步,估計,在很多年前,他們就已經這么做了;至于西域。
許一凡根本沒有考慮過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