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三天時間,整個礦場徹底的停工,所有人都開始整理著礦場。
除了最初的打掃衛生之外,更多的還是在礦場附近,清理出一大片空地,然后開始開始搭建房子。
房子建造的并不如何美觀,跟之前的工棚差不多,不過,這些工棚卻小了很多,也密集了很多。
按照許一凡的要求,這些工棚只夠睡十五個個人,而他們睡覺的地方,不再是之前的大通鋪,而是三層架子床,這跟現在的大學宿舍很像,不過,這些架子床不是用鋼鐵做的,而是由木頭制成的,每一個工棚都放置了四張這樣的架子床,睡十幾個人綽綽有余。
房間雖然不大,空間卻不小,在放置了四張床之后,還可以放置一張大衣柜和一張桌子,幾把椅子。
如果在別的地方,想要在短短的三天時間內,做到這一切,是很困難的,但是,這里是撫仙山,這里最不缺就是木頭,撫仙山雖然寸草不生,但是,它不是真的不生長一株植物,千萬不要小看了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在撫仙山生長著一種很堅硬的木頭,用它來做支撐礦洞,完全沒有問題,更何況是用它們來做床鋪和家具了。
除了這些木頭之外,之前,為了礦場的開采,每年都會運送來不少木頭,而這些木頭,雖然大部分都被用掉了,可是,還有一部分剩余,而這些剩下的木頭,也全都被利用起來。
至于人工,這里有一萬多人,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工了,在經歷了羅察事件的震懾,還有許一凡承諾有五百人可以脫離礦場的承諾之后,他們干起活兒來,那叫一個干脆利落。
每個工棚之間,間隔一米,而且沒三個工棚附近,都有一個茅廁,另外,在茅廁附近,還有專門洗漱的地方。
根據許一凡的要求,每個工棚都有一個管事兒的,稱之為棚長,這個棚長不是許一凡去任命的,而是一個工棚的十五個人,選舉初年的。
除了棚長和管事的之外,礦場還有區長,一百個工棚為一個區,一個區有一千五百人,一個區有一個正區長,還有兩個副區長,手底下管著一百個棚長,整個礦場被分為八個區。
既然當了棚長和區長,就必須承擔責任,如果工棚出現了問題,那么,許一凡會找管事的,也就是易茂勛和曲弘赫,而他們則要找區長,區長再找棚長,以此類推。
當然了,除了這些之外,就在羅察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撫仙山礦場就來了很多人,準確來說,是來了很多車隊。
這些車隊,一部分送來的夏天的衣服,還有一部分,送來的是各種糧食,其中不乏很多肉類,別的不說,光豬就趕來了上千頭,更不要說其他的家禽了。
除此之外,還有幾輛馬車,送來了百貨樓的日用品,正是香皂和肥皂。
在這些東西送來的當天,許一凡讓易茂勛再次把所有人召集起來,而召集起來之后,許一凡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把所有人的衣服、床單被褥,全都收繳上來,甚至內褲沒都沒有放過,然后,這些收集上來的衣物,全都被放在一起,被一把火付之一炬,而在這些衣物被收繳之后,許一凡給每個人發了兩套衣服。
衣服不是多好的面料,就是尋常百姓穿的粗布麻衣而已,這種衣服,看起來不好看,可是,卻十分的耐用,這對于很多在這里工作生活了好幾年的工人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福音。
第二,許一凡給每個人發了一塊香皂和肥皂,人人有份,這些東西都是免費的。
起初,所有人在拿到香皂和肥皂之后,都感到莫名其妙,不明就里,不知道這玩意兒怎么用,而許一凡也直接告訴眾人,香皂是用來洗澡的,而肥皂是用來洗衣服的。
發了香皂和肥皂之后,許一凡提出了一個要求,眾人每天做完工之后,都必須洗澡,彼此相互監督,如果有人偷懶,該工棚的人,所有人集體受罰,第一次,不給吃飯,第二次,工作量加倍,第三次,直接就地處死。
第三,許一凡現場成立了一個炊事班,而進入炊事班的,都是那些上了年紀,或者身體不好的人,人數不多,也就三十人左右,他們負責整個礦場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