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平靜如水的東海城,因為李嗣源的到來,再次變得熱鬧起來。
不是所有皇室子弟都像齊若兮那般好說話,好相與,李嗣源在長安城就以紈绔而聞名,雖然東海城距離長安十分遙遠,可是,他那紈绔的作風,還是一如既往,并沒有絲毫的收斂。
來到東海城,在看到齊若兮和徐詩芷之后,接下來的幾天,他都待在客棧里,然而,他本人雖然待在客棧內,可是,其他人卻忙碌無比。
從滄海別苑回來,得知徐詩芷她們不打算回京城過年,而遠看著距離年關也不遠了,他也有了常住的打算,既然是常住,自然是不能住在客棧內的。
按理說,以燕王的身份和地位,在東海城應該有自己的私宅才對,畢竟,人家長公主都有,燕王應該也有才對,可是,事實并非如此,燕王雖然權力極大,地位極高,卻一直十分低調,早年,在長安城的時候,他也只是住在燕王府而已,產業和封地有一些,但是,那都是兩任皇帝賞賜的,燕王并沒有利用手里的權利去謀奪任何產業。
哪怕,后來燕王去了藩地,他也只是住在皇帝下旨給他建立的府邸而已,并不怎么出門,當然了,像他們這樣的人,很多事情不用他們去做,都會有大把人上趕著去做的,只是燕王還是無比的低調。
東海城很富有,很多人哪怕一輩子都沒有來過東海城,卻也在東海城置辦了一定的產業,雖然產業不大,卻也算是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李嗣源這次來,排場雖然不大,卻也不小,不過,從長安城到東海城這一路上,他并沒有驚動當地的官員,不是那些官員看不起這位世子,而是因為李嗣源不愿意見他們。
到了東海城之后,李嗣源既然決定常住,自然是需要置辦一座府邸的。
對于別人來說,想要在東海城置辦一座府邸,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可是,對于李嗣源來說,這些事情根本無需他操心,就在他來到東海城的第二天,就在城東區購買了一座占地極大的府邸。
這座府邸之前是一個叫尤奇正大商人的府邸,在聽說了燕王之子來到東海城,看上他家府邸之后,尤奇正想也沒想,直接雙手奉上,帶著一家老小去了別的宅院居住。
對于尤奇正的做法,李嗣源絲毫不感到意外,他也知道對方想要什么,所以在拿下府邸,李嗣源入住之后,就見了尤奇正。
尤家原本是京城人,很早之前,家族就在經商,當然了,在長安這個地方經商,光有錢自然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人,而尤家當年在京城也有很多家族子弟在朝中為官,官職雖然都不大,可都是有實權的,這也導致尤家在長安城有一定的地位。
只是,不是所有家族,在經過數代人的繁衍和經營,就能一直昌盛的,尤其是在長安這種地方,很多時候,很可能一件事沒做好,或者一句話沒說好,亦或者得罪了什么不該得罪的人,都會引來滅頂之災。
一百多年前,尤家的生意已經在長安城做的很大了,而家中弟子在朝中,也開始陸陸續續被重用了,然而,當時尤家家主的嫡子,在圍觀期間,被爆出貪腐,而且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牽扯到了軍隊。
兵權,自古都是皇帝的禁地,凡是跟兵權扯上關系的,往往都沒有什么好下場,貪腐皇帝可以忍,可以睜一眼閉一眼,只要不過分,就不會太過于追究,然而,一旦涉及到兵權,無論大小,都會面臨皇帝的雷霆一擊,尤家的結果可想而知了。
凡是尤家子弟,在那件事爆出來之后,杖斃的杖斃、下獄的下獄、發配的發配、罷官的罷官,除了一小部分人保證了官職之外,大多數人都落得一個身死道消的下場。
之所以沒有抄家滅族,理由也很簡單,他不是主謀,只是參與者之一,而且還不算什么核心成員。
出了這樣的事情,尤家在長安城可以說,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就算留下來,估計也會很快別其他人給吞并,最終,尤家家主決定放棄長安城的一切,舉族搬遷,一路來到了東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