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城連續發生了這么多的事情,讓常哲翰等人措手不及,疲于奔命。
四季樓、百貨樓、許府,都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原本就因為年關的到來,導致人手不足的官府,此時更是捉襟見肘,相對于許府的殺人案和百貨樓的搶劫案,四季樓的火災更為重要。
如果只是一棟建筑的燒毀,這本不算什么大事兒,可是,因為起火的時間,恰好是晚飯時間,四季樓因為其獨特的菜品,讓很多人都喜歡到這里用餐,到了中午和晚上,四季樓可謂是座無虛席,當大火發生的時候,很多食客正在推杯換盞。
當災禍發生的時候,最先發生的就是慌亂,坐在一樓大廳的人,是最先跑出來的,二樓的食客緊隨其后,可是,三樓往上的食客,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一來,大火是從五層樓同時爆發的,而三樓以上都是單獨的包廂,大多數都是一些富貴之人宴請賓客,在菜肴上齊之后,不會讓外人打擾的,對于外面發生的事情,他們也是后知后覺而已;
二來,想要從樓上下來,除了走樓梯沒有別的辦法,可是,當時現場無比的混亂,到處都布滿了滾滾濃煙,想要知道自己的扈從,是很難的,在加上人的潛意識作祟,在災難發生之后,所有人都擠在樓梯口,而樓梯本來就那么窄小,想要下去,難免會推推搡搡,從而很容易引發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發生之后,往往都意味著有人死去,而一旦死了人,原本就慌亂的情緒,愈發的慌亂起來。
在這個時代,可沒有消防車和高壓水槍,想要滅火,往往只能靠人力,一桶水一桶水潑過去,官府這邊既要想辦法救人,還有滅火,其難度可想而知。
在大火發生之后,除了極少數人,在武功高強的扈從依靠自己的武力,從樓上破窗跳下來,從而保住性命之外,大多數人要么迷失在滾滾濃煙當中,要么是死在了踩踏當中,當然,還有不少人被困在大火當中。
現場一片混亂,尖叫聲、哀嚎聲、哭喊聲、呻-吟聲、大火熊熊燃燒的劈啪聲,不絕于耳,幾乎大半個官府的人,都聚集在這里參與了救火工作。
百貨樓遭遇搶劫的事情發生之后,常哲翰也只是安排了一小隊人去現場勘察情況,而等許府出現命案的時候,也是在四季樓大火即將被撲滅的時候,才知道這件事的。
本來,眾人只以為這是一場意外,畢竟,四季樓推出了火鍋、干鍋這些新的就餐方式,出現火災也是有可能的,可是,伴隨著百貨樓的搶劫、許府的命案發生之后,常哲翰頓時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這是一場針對許一凡的陰謀。
東海城眼紅許一凡的人不少,可是,這些人都是商人,商人逐利,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鋌而走險去干這種殺人的勾當的,而細數東海城,跟許一凡有恩怨的,除了曹家、薊家、裴家之外,也只有那個從京城來的李嗣源了。
曹家的變故,別人或許不知情,常哲翰他們心里是清楚的,隨著曹正德的退位和自盡,曹家和許一凡的恩怨,也算是一筆勾銷了,在這段時間,曹家已經在許一凡的暗中幫助下,開始崛起了,在這種時候,曹家是不可能,也不敢對許一凡出手的。
至于薊家和裴家,這兩個家族雖然跟許一凡有一定的恩怨,但是,那也僅限于商業上的,如果他們想殺人,早在許一凡不在東海城的那段時間就動手了,何必等到現在呢?
再說了,關于許一凡就是叛將許淳之子這件事,這段時間已經在東海城瘋狂傳播著,只要是個聰明人,都知道,在這個時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如果許一凡真的是叛將之后,那他肯定是死定了,而他名下的產業,肯定會官府沒收,而到了那個時候,想要從官府手里拿到這些產業,也不是多么困難的事情,就算這件事不是真的,許一凡出來了,那他的聲望肯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果是這樣,那繼續跟許一凡合作,只會獲利更多的。
排除了這些人的嫌疑之后,常哲翰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人就是李嗣源了。
然而,當殷武他們找到李嗣源的時候,發現李嗣源正在其府邸宴請賓客,其中不少人都是曾經在滁園參加詩會的讀書人,人數不多,卻也不少,他們都可以確定,李嗣源這一整天都跟他們在一起,至于李嗣源身邊的人,除了蔚埔之外,其他人都在場,顯然,這件事也不是他做的。
面對殷武等人的到來,李嗣源雖然感到疑惑,但是,在聽到許一凡名下的產業,遭到如此重大的破壞之后,他的臉色也變了,心中那點不快,也頃刻之間化為烏有。
在看到李嗣源那詫異和震驚的反應之后,殷武等人雖然不能百分百相信這件事跟他無關,可是,也沒有其他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