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并不陌生,大到兩國之戰,小到鄉下的打架斗毆,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哪怕是書院這個地方,說急眼了也會動手。
既然是戰爭,就會出現傷亡,常見的就是沙場上的戰爭了,大到數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大混戰,小到十幾人的遭遇戰,不管是大是小,只要打起來了,人命就變得不值錢了,每當大仗發起的時候,人命就像是秋天的稻草一般,成片成片的倒下。
戰場上如此,江湖上也是如此,對于死人這件事,沒有多少人感到陌生的,尤其是在西北這個地方,寧致遠雖然一輩子都待在書院里,卻也不陌生,沒吃過豬肉還沒有看過豬跑嗎?那些圣賢書也不是白讀的。
死人也好,殺人也罷,寧致遠都看到過,也經歷過,更是親自動手過,可是,想今天晚上這樣,在面對如此劣勢的情況下,他們還獲勝的情況,著實不多,尤其是在看到那追擊許一凡的小二百號人,居然全都葬身其中,這把寧致遠給震驚到了。
殺人很容易,對于常年行走江湖的人來說,有幾個手里不沾點血的?而且對于那些高武來說,想殺人真的很簡單,不過江湖也好,還是沙場也罷,很少有人是無敵的。
江湖無敵,那往往都是自詡的,自娛自樂罷了,沙場上無敵,那更是一個笑話,一個人再厲害,放在幾十萬的軍隊當中,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一般十人敵就已經不錯了,百人敵就很牛皮了,而所謂的千人敵,萬人敵,有嗎?
當然有,對于那些真正的高武來說,千人敵也好,萬人敵也罷,真的很容易,可是,在戰場上卻很少聽說,某某一人獨戰一千人,或者一萬人的。
為何?
原因很簡單,你這邊有高武,對方也高武,一個人打不過,那就兩個人,三個人,總而言之,單打獨斗也好,一擁而上也好,還是車輪戰也罷,總有把你打到、累死的時候。
另外,在戰場上,雙方的將領都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普通士卒往往對戰的是普通士卒,高武面對的也是高武,修行者面對的也是修行者,很少有人會輕易打破這個潛規則的。
高武和修行者對一個軍隊的幫助很大,危害也極大,幫助自然不用多說,有高武坐鎮,往往都會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必要的時候,可以讓高武去殺出一條血路來,可以對敵軍造成極大的危害。
在回去的路上,寧致遠都在有意無意的打量死灰營的四個人。
說實話,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這幾個人身上的氣質也好,神態也罷,都和以前沒有什么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人數少了幾個,他們也受了傷。
對于這七個明顯跟隊伍格格不入的人,寧致遠真的好奇,不過,他好奇的不是他們人,而是他們身上背著的那個看起來像是讀書人負笈游學背的書箱樣式的箱子,對于箱子里面的東西,他很想看看。
項詠歌等人死的時候,場面他沒有看到,但是,造成的傷害,寧致遠可是看得一清二楚,那追去的二百號人,到了最后,只剩下三十余人而已,看似殺傷力不大,可是,要知道,法海這次召集來的人手,都是有武道修為的人,他們在本質上,就跟普通的士卒有區別。
如果把這群人組成一支軍隊的話,那他們絕對是一支強軍,就像當年許淳麾下的俠義軍一般,八個人殺死兩百多人,怎么聽都覺得滑稽可笑,不可思議。
別說八個人了,就是二百人的軍隊,在面對這二百人的刺客的時候,雙方遭遇,最后誰勝勝負很難說,但是,這群刺客的贏面肯定大的多得多。
許一凡他們的修為境界,寧致遠再清楚不過,許一凡就不用說了,純粹就是個拖油瓶,而剩下的七個人,境界有,手段也有,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兒也很困難,追根到底,許一凡他們能一口氣殺死這么多人,還是依仗了外物,而那東西就在這四個人身上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