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在哪?”
法海也沒有扭捏,直接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給許一凡。
許一凡接過之后并沒有急著打開,而是深深地看了一眼法海,然后,從打開信看了起來。
信上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讓法海找人做掉許一凡,至于原因,說的不是很清楚,只是說許一凡對西征軍很重要,對西域,對佛門是個很大的威脅。
信上沒有署名,自然看不出什么東西來。
許一凡看完信之后,抬起頭,看著法海問道:“就單憑一封信,你就帶人來殺我,如此兒戲?”
許一凡確實想不通,法海不管境界如何,再怎么說,也是白蓮寺的主持,這樣一個人,在西域的地位是很高的,而能夠命令他做事兒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能夠依靠一封信就讓他做事兒的,更是屈指可數。
法海聞言之后,又從懷里掏出一樣東西,說道:“還有此物。”
許一凡定睛看去,發現那是一串佛珠,佛珠很普通,就是寺廟內和尚手上常見的佛珠,但是,這串佛珠卻有一百零八顆,佛珠的材質也極為罕見,是菩提子制成的。
佛珠看起來不起眼,可是,卻很有年頭了,顯然是古物,大有來歷。
佛珠在佛門當中很常見,幾乎可以說是人手一串,但是,佛珠珠子的數量和材質都是有講究的。
佛珠分七等,每一等的數量都不一樣,一等佛珠一共有一千零八十顆組成,不過,這種佛珠太長了,攜帶起來十分的不方便,極少看到,哪怕是在西域,也很少看到有人佩戴這種佛珠,也極少有人有這個資格佩戴,這種佛珠一般是給那些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佩戴的。
說的直白一點兒,這種佛珠是專門給佛門修行有成就的人佩戴的。
據說,在佛門當中,除了佛祖之外,也只有佛子和幾位菩薩,還有一些潛修者才有資格佩戴。
之前,姜三甲無意間說起過,在佛門的南陀山就供奉著兩串佛珠,一串有三千六百顆,是佛祖成佛之后,佩戴的佛珠,象征三千六百個小世界,還有一串是一千零八十顆,是佛祖在沒有成佛之前,長期佩戴的,其材質是用菩提子制成的,至于這兩串佛珠到底是真是假,無人得知,反正佛門自己是這么說的。
二等佛珠就是一百零八顆,這種佛珠一般是修佛有重大成就者才能佩戴,在世俗當中,極少看到,不過,也有人佩戴,只是材質很一般。
三等佛珠是五十四顆,這種佛珠在西域不常見,卻也不少見,像一般被南陀山親自冊封的寺廟的主持,都可以佩戴這種佛珠。
四等佛珠是四十二顆,一般是給各大大型寺廟的主持才能佩戴。
五等佛珠是三十六顆,佩戴這種佛珠的人,往往不是修禪的和尚,而是武僧。
剩下的兩等佛珠分別是二十一顆和十四顆,這兩種是最常見的,不管是寺廟的和尚,還是一般的信徒,都可以佩戴,而材質也是千奇百怪。
眼前,法海手里拿著的這串佛珠,顯然很不簡單。
一百零八顆,這是連法海這種被南陀山冊封過的白蓮寺主持都沒有資格佩戴的佛珠,其次,它的材質居然是用菩提子制成的,而能夠用菩提子做佛珠的人,在佛門的地位之高,超乎想象。
“難道是佛門的金剛或者是菩薩想要殺我?”許一凡接過佛珠,一邊摩挲著,一邊問道。
“貧僧不知!”法海說道。
寧致遠看了一會兒,卻搖搖頭,說道:“應該不是。”
“嗯?何以見得?”許一凡問道。
“一來,如果是菩薩或者是金剛要出手的話,他們不會假借他人之手,而是會親自動手,亦或者是派遣門內的弟子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