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鎮國大將軍這個位置,可以空懸,可以不常設,在很多時候,鎮國大將軍更像是一個象征性的官位,有他沒他,都不會給京城帶來多大的影響。
但是,鎮西大將軍這個位置可不一樣了,歷任鎮西大將軍,他們都是朝中重臣,手握重兵,二十萬的鎮西軍可不是說說那么簡單的,坐上這個位置,其話語權之重,要比朝中的大部分大臣都要重,皇帝也要無比的重視。
如果是之前,鎮西大將軍這個位置,可以從鎮西軍當中挑選,也可以從朝中的武將當中挑選,可是,現在不同往里,殷元魁這個鎮海大將軍的身份是名不副實的。
海洲淪陷,五萬鎮海軍叛變,除了跟著殷元魁西征的五萬鎮海軍之外,他沒有其他的兵權了。
西征打輸了,殷元魁的下場不用多說,可是,打贏了,自然是罪責全免,功過相抵,既然海洲淪陷了,沒有了鎮海軍,自然也就沒有了鎮海大將軍,那么,該如何賞賜殷元魁?
其實,這個賞賜很簡單,就是平調,從鎮海大將軍,搖身一變成為鎮西大將軍,位置沒變,待遇沒變,但是,真的沒變嗎?
自然變了!
鎮海軍統轄三洲之地,手里有十萬大軍,歷代鎮海軍的編制都是如此,只有十萬,可是,鎮西大將軍呢?
其統轄范圍,雖然也是三洲之地,可是,手里卻有二十萬大軍,而且這個編制還不是固定的,鎮西軍最少的時候,也有十二萬的編制,最多的時候,可以高達五十萬的編制,兵權之重,可想而知。
更何況,鎮西大將軍的統轄三洲之地,那是在以前,如果現在西征軍他們守住了眼前的戰果,其統轄疆土就大大擴張,六國之地,按照中原大洲的劃分,最起碼可以分為三個大洲,如此一來,那就是六洲之地。
藩王的疆域才多大?
一般的藩王,其轄區也就一洲之地而已,一些有突出貢獻,跟當朝皇帝關系親密的,有兩洲或者三洲之地,但是,就算關系再好,也不會超過三洲這個數目。
唯一超過這個數目的,也只有在大炎王朝開國初期的時候,論功行賞,封了很多本姓王和異姓王,其中有寥寥數人,他們的疆域超過了這個數目,但是,也沒有超過五洲之地。
如果殷元魁成為了鎮西大將軍,那他雖然是平調,沒有封王,可是,這就是封王,無冕之王,這種情況,朝廷的大臣會愿意嗎?炎武帝會愿意嗎?
當然不會!
這還是說殷元魁連下六國之后的情況,如果殷元魁繼續西征,再拿下幾個王國,版圖再次擴大之后,那鎮西大將軍的疆域就更大了。
功高震主,賞無可賞,封無可封,那就離死不遠了。
狡兔死,走狗烹,鳥盡弓藏,最是無情帝王家,這些話可不是說說而已,如果真的到了這一天,殷元魁會死,而且死的很慘,至于其罪名嘛,那就很多,通敵、叛國、謀逆......
隨便拿一個出來,殷元魁想不死都難,而且就算殷元魁沒有這個想法,可是,等他做到鎮西大將軍這個位置之后,沒有想法也會變得有想法了,就算他沒有,不代表他麾下的人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