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這種東西,往往都是隨著人的地位不斷拔高,從而不斷擴大的,就算殷元魁真的是忠于大炎,忠于朝廷,忠于皇帝的,可是,在其麾下的裹挾之下,推動之下,他想怎么樣已經不是他說了算的。
這種情況,許一凡也經歷過,就像當初海洲淪陷之后,許一凡的處境一般無二,不是他怎么想,就可以怎么樣的,而是其身邊的怎么想,他跟著怎么樣。
這些東西,其實都是顯而易見的東西,可能很多人不會去細想,但是,如果細想之后,就會發現,殷元魁現在已經到了進退兩難,騎虎難下的境地了。
在來康城的路上,許一凡曾經不止一次的想過,現如今,三十萬西征軍陷入康城這個沼澤當中,很可能是殷元魁故意為之的。
打肯定是要打,但是,不是進攻的打,而是防守的打,至于撤兵,那更不可能了,只要殷元魁選擇撤兵,西域聯軍會不會奮起反抗,從而奪回失地,這個暫且不好說,但是,關于殷元魁一行人的賞罰肯定會下來的。
運氣好,殷元魁是功過相抵,讓其帶兵東征,收復海洲,然后繼續當他的鎮海大將軍,運氣不好,加官進爵,留手京城,成為每天上朝的武將之一。
這兩種結果,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還有更不好的結果,那就是遭到朝中大臣的各種彈劾,而其名目肯定很多,比如戰損太大,比如中飽私囊,跟商人一起發國難財,等等亂七八糟的名目,再加上他本身就有罪在身,懲罰肯定不會,但是,剝奪他的兵權,那是肯定的。
一個武將,沒有了兵權,就像是老虎沒有了牙齒,構不成威脅,那他還有什么?還剩下什么?
什么都沒有,最后的下場無非就是混吃等死,但是,真的有那么容易嗎?
當然不會,京城居,大不易,就官場上的那些勾心斗角,爾虞我詐,蠅營狗茍,狗屁倒灶的事情很多,隨便一個小錯誤,就會被無限放大,降職,罰奉,要不了多久,要么就是主動辭官,要么就是被動辭官,運氣更不好的,那就是隨便找個罪名,丟進大牢,稀里糊涂的被弄死了。
如果殷元魁還是那個手握十萬鎮海軍的大將軍,自然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可是,沒有兵權的他,啥也不是,被大臣們弄死了,炎武帝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多說什么,大不了是在其死后,掬一把辛酸淚而已。
歷朝歷代,哪個皇帝在位的時候,不死幾個忠臣,肱股之臣?
能夠爬到大將軍這個位置的殷元魁,不可能想不到這些,而在場的這些人,也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小心思。
就拿童真和許凱歌兩個人來說,在西征軍當中,他們是僅次于大元帥的人,如果殷元魁倒下了,兩個人是最有希望上位的,不管是童真上位,還是許凱歌上位,其家族都是獲利極大的,以兩個人的私交,再加上兩個本來就差不多的家族交情,都可以互幫互助。
秦之豹自然也有想法,老秦家在西北這邊,鎮守了多年,他難道不想恢復老秦家的名譽嗎?當然想!
房子墨有想法嗎?
當然也有,不單單房子墨有,將軍李承政估計也有,能夠被丟到西征軍當中當監軍的皇室子弟,如果不是跟炎武帝一條心的,那他也不可能來此。
就算他們沒有,那他們麾下的那些將領呢?他們背后的那些人呢?
在利益面前,沒有可以阻擋他們的,而這就是現如今西征軍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