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控制瘟疫最好的辦法,就是屠殺,把這些感染者趕到一起,圈禁起來,能治好,那自然最好,如果治不好,就直接屠殺,犧牲一小部分的利益,換取一大部分人的利益,至于朝廷方面,他們可不管你們是怎么控制問題的,他們只看結果,至于死人,死了多少人,那都不重要,不過是奏折上的一個數字而已。
控制的好,加官進爵,飛黃騰達,一旦失控,那自然是人頭落地,抄家滅族的下場,沒有什么道理可講的,每次瘟-疫-爆-發,都會死很多人,當地的官員要死,負責控制瘟疫的官員要死,朝中負責指揮這些事的官員要死,當然,死的最多的,還是那些普通的百姓。
對于這次要來康城,沒有人是愿意來的,一來是瘟疫控制起來很困難,見效很慢,甚至可以說是收效甚微,二來,康城正在打仗,打仗是要死人的,一旦戰爭徹底的爆發開來,敵軍可不管你是地方官員,還是長安官員,被逮到了,那就一個下場,死!
出長安的時候,他們走的很快,畢竟,朝廷的人盯著,可是,越到西北,走的越慢,就一個字,拖!
至于他們在拖什么?
兩個結果,要么,瘟疫被西征軍自己解決了,那就不用他們去了,要么,瘟疫失控,他們也不用去了,總而言之,就是能不去,最好不去,實在沒辦法了,那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都是老狐貍了,他們想拖,有人卻不想他們拖,比如炎武帝,比如不良人,在趕往康城的路上,殺了幾個老油條之后,這群人算是被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上了。
只是,他們剛剛過了沙洲,才進入西洲的時候,就得知西域聯軍大舉進攻康城,于是,這群人直接停滯不前了,廢話了,都打起來了,他們再過去,那就是過去送死,正所謂,千里送人頭,禮輕情意重啊,他們可不想死。
就在這群御醫,以為他們不用去的時候,卻再次接到圣旨,不得不繼續趕路,而隨著他們距離康城越來越近,新的消息也越來越多,得知西域聯軍除了開始三天,在猛烈進攻之外,就沒有再繼續進攻了,這讓一群御醫們,稍稍的放心不少。
可是,當他們又得知,瘟疫已經被西征軍控制之后,甚至還解決了,這群人再也坐不住了,不用別人催,他們自己就馬不停蹄的朝康城奔來。
有人如此著急,是為了來一探究竟的,看看瘟疫是否真的解決了;有人是想知道何人解決的,又是如何解決的,學習一下,總結一下經驗;而有的人,則是完完全全奔著去爭奪功勞的。
瘟疫如果沒有解決,那罪責肯定不在他們,可是,一旦瘟疫解決了,那功勞必須得有他們一份,總而言之,有過你擔著,而有功,必須得有他們一份。
可笑嗎?
是很可笑,然而,這就是事實。
起初,他們還不相信,有人能解決瘟疫,尤其是這些大字都不識幾個的大老粗,居然能夠解決他們都感到頭大的瘟疫,說出去都覺得可笑,在他們看來,所謂的控制、解決,無非就是殺人嘛,反正現在兩國又打起來了,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到底是戰死的,還是病死的,還不是統兵的將領說了算。
可是,等到了康城之后,他們卻發現,自己猜錯了,也想錯了,瘟疫確實得到了控制和解決,這讓他們在感到震驚的同時,更加的好奇起來。
這群從長安來的御醫,人數不少,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上百人,為首的是太醫院一名久負盛名的太醫,姓葛,叫葛明德,人稱葛老,葛太醫,官職不高,正五品,年齡卻不小,已經六十三歲。
千萬別小看這些太醫院的御醫,凡是從長安出來的官員,不管官職多低,外放之后,官職都要高出一品到兩品,而太醫的職位,最高的也才正四品,可是,他們卻可以跟正一品的官員稱兄道弟,哪怕是皇室成員,在遇到那些久負盛名的太醫,都要恭恭敬敬,禮讓三分的。
御醫說直白一點兒,就是給皇帝一家看病的,皇家無小事兒,更何況是這種關乎性命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