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職位不多,總領太醫院的是正四品院使,負責太醫院的管理、御藥、下屬的升遷、招募,查核皇帝及其后宮嬪妃,還有王公貴族的醫療檔案。
其次,就是左右院判,右院判正五品,專門掌管太醫院的升遷、招募、考核還有培養;左院判,從五品,專門掌管醫學典籍的整理、編撰,御藥的審核和用度,還有皇族病史的撰寫和建檔。
然后,就是御醫了,官職不高,正六品,專門負責給皇帝,及其后宮嬪妃、子女,還有王公貴族瞧病的,把脈、診治、開方、調養等工作。
之后,正七品的醫士,陪同御醫出診,旁觀學習、輔助,最主要的工作,還是負責抓藥和煎藥。
最后,正七品的吏目,文書屬官,算是科研單位的,研究、辨別藥材的。
別看太醫院的太醫,官職不高,俸祿卻很高,其俸祿不比一般的三品大員差,而這兒還是普通的俸祿,只是小頭而已,真正的大頭在于各種賞賜,畢竟,給皇族瞧病,治好了,隨隨便便的一個賞賜,就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東西,當然了,如果治不好,那下場也很慘,不是被杖斃,就是被砍頭。
太醫是一個既讓人羨慕,又讓人恐懼的職業,時常都是行走在鋼絲繩上,搞不好就一命嗚呼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哪怕是這種膽戰心驚的職業,還是有很多人趨之若鶩,然而,想要進入太醫院,也不是那么簡單的。
首先,醫術要好,而且是非常過硬才行!
其次,家世清白,不單單自己要清白,祖上三代,都要清白,這里說的三代,加起來就是四代人,而這里的四代人可不是指太爺、爺爺、父親,還有旁系的來了,比如叔叔伯伯,大爺二爺之類的,想要進入太醫院,這些人都必須是清清白白的才可以。
然后,忠誠,也是政治要過關,畢竟,除了皇宮內的太監宮女、內衛之外,能夠近距離接觸皇族的,也只有太醫了,如果不夠忠誠的話,那皇族任何一點兒風吹草動,都會被無限放大的。
最后,那就是會不會做人,會不會做事兒,有沒有眼力價了。
如果只是做到了前面三點,那只能說,你是一個不錯的太醫,可是,要是你不會做人做事的話,那你會死的很快的,比如病癥如何說合適,如何診治妥當,如何解釋合理,這些都需要慎之又慎,一個不慎,那就死翹翹了。
太醫院的太醫,真正能活到一定年紀的,少之又少,而能夠經歷兩代君王的,更是少之又少,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可是,很多太醫在一代君王走到末期的時候,往往就意味著他們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尤其是那些因為各種亂七八糟的怪病而死亡的帝王,他們死后,凡是知道內情的太醫,往往都會被處死。
在皇權時代,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了。
葛明德是目前太醫院,碩果僅存的幾位經歷過兩代君王的太醫,他不是院判,官職、俸祿、權利卻等同與院判,而葛明德的履歷也很有意思。
葛明德是醫學世家,爺爺是太醫,父親是太醫,到了他這一代,自然也是太醫,不過,葛明德最初在成為太醫的時候,并不是在太醫院,而是在軍隊當中當軍醫,他去過鎮北軍,也去過鎮西軍,前前后后,兜兜轉轉了將近二十年,才回到太醫院,得到了重用。
十六年前,炎武帝御駕親征的時候,跟隨著炎武帝身邊的太醫很多,而其中就有這位葛明德,葛太醫,而這也是為何,已經六十多歲的葛明德,會被炎武帝派到西征軍來的原因之一了。
能夠從軍醫回到太醫院,并且經歷了兩代君王,而且都得到重用,足可見葛明德的醫術之高,能力之強,當然,還有為官之道的水平之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