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號,還是如此。
五月六號,亦是如此。
五月七號,依舊如此。
仿佛西域聯軍那邊的石頭,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般,就這四五天的時間,申屠侯投射過來的石頭,最起碼有一座山那么大了。
當然了,西征軍這邊也沒有跟申屠侯客氣,你用投石車,我也用,雙方隔著一道城墻,展開了一場投石大戰,這種場面很像后世的炮火對轟。
西域聯軍這么做,也不是沒有效果的,再堅固的城墻,也經不起如此高強度的轟擊,很多墻體都出現了豁口、裂縫,還有孔洞,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可能申屠侯都不需要派出大規模的將士攻城,城墻就倒塌了。
不過,申屠侯可能沒想到的是,康城已經不是之前的康城了,現如今的康城,它有兩道城墻,除了其原來就存在的城墻之外,在距離這道城墻大概三米左右的地方,又豎立起來了一道新的城墻。
這道新的城墻,是在安德烈帶著二十萬大軍,出現了康城之外,開始首次攻城的時候,殷元魁這邊就開始動工了。
其實,在那個時候,殷元魁就已經做好了死守康城的準備,不得不說,殷元魁不愧是大炎王朝的五位大將軍之一。
現如今,快一個月過去了,這道城墻已經建造的差不多了,為了在短時間建造出這道嶄新的城墻,殷元魁動用了上百萬了徭役,這些徭役,大部分都是從之前西域六國抓捕過來的,剩下的都是從西、涼、沙三洲,抽調過來的。
在建筑這道城墻的時候,殷元魁主動找到了許一凡,問許一凡有沒有辦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的建立起來。
或許,在外人看來,殷元魁作為一個大將軍,大元帥,不去找工部的人,居然跑去問許一凡,是不是太兒戲了,但是,事實并非如此。
拋開許一凡從商的本領不去說,殷元魁最看重許一凡的,還是許一凡在格物上面的造詣,在殷元魁還沒有擔任西征大元帥的時候,他就聽說過,許一凡在東海城,幫助刺史崔東海建造了煉鐵廠,大大的提高了鐵礦的開采,同時,也大大的提高的鐵的產量。
除了煉鐵廠之外,許一凡自己建造的東興工廠,更是讓殷元魁耳目一新,雖然他沒有親眼看到過,但是,他的屬下殷武卻把東興工廠的事情,詳細的給他匯報過,這讓殷元魁格外的重視。
面對殷元魁的詢問,許一凡也沒有推辭和敷衍,在殷元魁找到他的時候,他就拿出了厚厚的一沓圖紙,交給殷元魁,讓殷元魁交給工部的工匠,讓他們按照圖紙把相對應的各種設備,在最短的時間內制造出來,很顯然,許一凡是早有準備。
這些圖紙,殷元魁看不懂,但是,有人能看懂,比如湯芮,比如工部的工匠,當然了,他們也不是都能看懂,但是,就他們看懂的地方,就知道,這些設備確實是基建的時候,需要用到的東西,而且比他們現在用的還要好。
于是,殷元魁在拿到這份圖紙之后,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下令讓工部的人,按照圖紙,把這些東西在住店的時間內建造出來。
根據許一凡的圖紙,第一條木制車軌,出現在康城,第一臺大型的純木制的起重機,在康城粉墨登場,第一臺四輪運輸車,也在康城出現......
短短數天時間,各種新的基建設備,就這樣陸陸續續出現了,在這段時間里,最忙碌的還是各種工匠,而康城在這段時間內,出現最多的,其實不是人,而是各種牲口,牛、馬、驢、騾子、駱駝......凡是能用上的牲畜,都被搜羅一空,被用在了各種設備上。
以往,運輸車只能靠人力去推,去拉,現在,不但輪子從兩個變成了四個,而且也不需要人去推去拉了,用牲畜就可以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