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在距離長安城大約六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名曰西山,又被稱之為炎山,其屬于秦巴山脈的一個分支,整個炎山是歷代皇帝的陵寢所在,大炎王朝自建國一來,近百位皇帝的陵墓都修建與此。
炎朝皇陵南依炎山的層戀疊嶂之中,山林蔥郁;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臥的渭水之濱。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炎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只是,這種優美的景色,常人是很難看到,或者說他們很難近距離的看到。
炎山的名字很多,在大炎王朝的時候,它被稱之為炎山,在前朝大秦王朝的時候,它被稱之為秦山,在之前,每個朝代的國號不同,名字也不同,但是,不管它改了多少次名字,有一個名字始終不變,那就是西山。
在炎山附近,常年有一支人數大概在兩萬人左右的軍隊駐守,專門負責保衛皇陵,而負責駐守這里的將士,和其他的將士有所不同,他們大多數都是子承父業,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因此,這支人數始終保持在兩萬人左右的軍隊,又被稱之為守陵軍。
炎朝皇陵除了有守陵軍常年駐守之外,還有一批特殊的人,他們待遇極好,收入不菲,名曰守凌人。
守凌人這個職業,不是皇家獨有,在各個地方,其實都存在,大到藩王陵寢,小到家族陵墓,都有守凌人存在,不過,皇家的守凌人無論從地位,還是待遇,都要遠超守凌人。
想要成為皇家的守凌人,也并非易事,每一個守凌人都必須家世清白,而且大多數都是忠臣之后,他們跟守陵軍一樣,都是子承父業,一代又一代人,世世代代的守衛著皇陵。
當然了,真正負責看守皇陵的,其實不是這些人,而是皇室成員。
一個王朝,隨著建立的時間越長,其成員就會愈發的龐大起來,大多數人都過著豬一般的生活,躺在祖宗的福蔭簿上混吃等死,一輩子注定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出生,又渾渾噩噩的過完一輩子,最后又渾渾噩噩的死去,這是他們的幸運,也是他們的不幸。
每個新帝登基,就意味著上一任皇帝的駕崩,而新帝的登基,往往都會推翻一些東西,殺掉一些人,這其中就包括一些皇室成員,但是,作為榮登大寶的皇帝,對待皇室成員,也不能說殺就殺,除非是犯了那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才會被砍頭。
一般情況下,這些犯了過錯,或者跟新帝不對付的人,要么被流放到一些蠻瘴之地,要么被永久的圈禁在京城的某個宅子里面,要么就是被發配到皇陵,充當守凌人。
在這些懲罰當中,很多人寧愿被流放,被圈禁,甚至自-殺,他們都不愿意淪為守凌人,因為守凌人的生活根本不是人過的。
古人講究生前生后事,尤其是帝王,更是無比的注重這件事,雖然他們死了,可是,他們在死后依舊要享受生前的規格,換句話說,他們生前是皇帝,接受百官的跪拜,死后依舊要享受這些。
其他的守凌人,他們的工作無非就是守衛、修葺、祭奠、接待陵墓晚輩之類的工作,而作為皇室的守凌人,這些事情他們也要做,而且要做的非常好,但是,這并不是他們每天工作的重點,他們每天工作的重點,是上朝。
什么意思?
其實,解釋起來也很簡單,他們每天需要按照朝廷的規格,按照先帝在世的時候的規矩,每天上早朝,學著朝中大臣的樣子,跪拜、奏事、跪安、處置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政務,總而言之,他們的任務就是必須要假裝先帝還在,一切按照其生前的樣式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