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一山在說完這番話之后,直接從袖中取出一份類似于奏折的本子,雙手拿著,遞給了殷元魁。
殷元魁也沒有避諱眾人,直接接過本子,開始翻閱起來。
本子不大,內容卻很多,足足有幾十頁,而開頭的第一句,就讓殷元魁下意識的睜大了眼睛。
“康城之危,尋常破解之法,很難奏效,唯一的辦法就是死戰,尋找機會,擊殺申屠侯,使其軍心大亂,敵軍可退,康城之危暫解,然,西征軍之危,不在西域聯軍,而在燕王.......”
這份奏折應該是許一凡在很早之前就寫下了,只是,一直沒有拿出來,而奏折當中,許一凡詳細的剖析了西征軍面臨的各種危機。
第一,西征軍主要的危機,也是眼前的危機,在于西域聯軍。
叛將申屠侯、伏虎大將軍安德烈,降龍大將軍康德,還有坐鎮中軍的法阿和尚,是西征軍主要的對手,但是,從四月底,西域聯軍攻城開始,坐鎮指揮的不是安德烈等人,而是申屠侯,這就說明,想要解除康城城破的危機,關鍵在于申屠侯。
申屠侯作為降將,他想要在西域立足,就必須做出相對應的功績出來,而拿下康城,就是他最重要的功績,如果能拿下康城,那申屠侯在西域的地位,肯定會極高,也會得到重用,從而保證他的榮華富貴。
若是拿不下康城,那申屠侯在西域是毫無立足之地的,所以申屠侯在攻城的時候,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的,申屠侯越是急于拿下康城,西征軍越是不能慌亂,只要穩扎穩打即可。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只要申屠侯著急了,那西征軍就占據了優勢和主動權,而想要申屠侯急躁起來,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給西域聯軍造成極大的傷亡,殺敵在其次,給其制造傷亡才是重點。
然后,要讓申屠侯覺得,只要再加把勁,就能拿下康城,讓其不斷投入兵力,以此來消耗申屠侯的軍隊,使其陷入沼澤當中,無法脫身。
其次,讓潛伏在敵國的探子,不斷的散播申屠侯是詐降的消息,讓其軍心出現動蕩。
最后,斷掉申屠侯一切退路,讓其無路可退,只有這樣,申屠侯才會不斷進攻,徹底的把西域聯軍陷在康城之戰當中。
只要做到了以上這四點,申屠侯就算是想退,也無路可退,除了跟西征軍死磕之外,別無他法。
想要做到這四點,關鍵在于康城的第一道城墻,絕對不能丟失,哪怕是付出多大的代價,都不能丟失,而這就是許一凡為何在第二道城墻建成之后,還要死守第一道城墻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許一凡看似跟童真賭氣,以對賭的方式,親自死守城頭,是直接把申屠侯逼急眼的重要原因,除了第一天,許一凡利用松油石和面粉,大規模的殺傷敵人之外,最重要的是當天晚上,許一凡派了八百人夜襲敵軍大營,徹底把申屠侯逼得無路可退,從而不惜代價的攻城。
很顯然,許一凡成功的做到了,從第二天申屠侯親自披甲上陣,就可以看的出來。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不管西域聯軍那邊愿不愿意,想不想,他們都必須加大攻城的力度,而申屠侯作戰不利,雖然他們想要把申屠侯換下來,這個時候也沒辦法換下來,而這才是許一凡想要的。
想要解決西征軍眼下的困境,擊殺申屠侯就是重中之重了,依靠刺殺和偷襲,肯定不會奏效的,就算成功了,敵軍的軍心也不會潰散,如果這樣做的話,可能正是法阿和尚等人最想看到的。
想要打退敵軍,依靠普通的兵力交戰,肯定是不行的,或者說是不夠的,而兩軍陣前,在眾目睽睽之下,殺死申屠侯才是上上之選,只要申屠侯死了,那他所統領的十余萬大軍,會瞬間潰敗,如此一來,西征軍才能以最快的辦法解決眼下的困境。
軍心潰散,想要在短時間凝聚、穩健下來,是需要時間的,而西征軍最缺的就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