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嘉洲事,還是巫洲事,都不是眼前事兒,雖然這兩處戰場的成敗,決定了未來大炎王朝的局勢走向,卻也不是許一凡和殷元魁他們能決定的,他們現在應該操心的,還是西征軍的問題。
西征軍大大小小的將領,都在西域聯軍暫時撤兵之后,被殷元魁派往了不同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人當中,有人暴露出了問題。
在西域聯軍暫時撤兵之后,殷元魁決定一部分人撤退,一部分留守康城,而在這群人當中,有一行人不容忽視,那就是之前被炎武帝派往康城的太醫隊。
太醫隊在廉嘉慶和葛明德的帶領下,來到康城沒多久,正事兒沒做,反而遭遇了西域聯軍攻城,原本是來處理瘟疫的他們,卻被迫成為了軍醫,這段時間,他們一直待在臨時醫院,負責救治傷員。
拋開他們是京官的身份不去說,單單只說他們的醫術,確實要比一般的軍醫高出很多,至于許一凡之前組建的軍醫隊,更是無法跟他們媲美。
畢竟是一群專門服侍皇帝和王公貴族的人,在處理各種傷勢的時候,很多在軍醫們看來棘手的問題,在他們眼中就不算什么,雖不至于說手到擒來,藥到病除,但也差不多。
沒有什么比鮮血,比生死更能洗禮人心的了,在經過這段時間的協助之后,很多太醫們都備受震撼,在殷元魁安排人撤離的時候,率先安排的就是太醫隊,他們可是很珍貴的。
廉嘉慶自然是巴不得早點離開這鬼地方,之前,他選擇留下,一方面是迫不得已,另一方面則是想撈點功勞,不然回去沒法交差,可是,在臨時醫院的那段時間里,他親眼看到無數年輕的將士,就在他面前死去,這讓他感到震撼之余,更多的還是恐懼。
沒人不怕死,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怕死,因此在殷元魁安排他們撤離的時候,廉嘉慶想也沒想的就答應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選擇了撤離,太醫隊上百人,有十余人選擇留下來,其中就包括葛明德的兒子葛仁,還有姚康寧都選擇留下來,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十來人也選擇留下來。
雖然,留下的是極少的一部分人,但是,對于西征軍來說,這還是一種極大的慰藉。
如果只是這樣,也不值得說道,畢竟,在生死面前,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不是在接受戰火的洗禮之后,他們都會挺身而出,也不是人人都能看淡生死的,退縮是人的天性。
值得一提的是廉嘉慶和葛明德這兩個人,他們在跟著大部隊,退往西洲城的時候,遭遇了一次襲殺,準確來說是一次劫持。
在他們離開康城,大概走了兩天之后,晚上休息的時候,突然有一群黑衣人闖入大營,把葛明德還有幾十名太醫給帶走了,廉嘉慶當時就住在葛明德隔壁,如果他不是裝死的話,可能也被殃及池魚了。
這群人出現的很突然,目標也很明確,就是沖著葛明德而去的,而被帶走的幾十名太醫,都是葛明德這些年培養出來的弟子。
因為對方不是以殺人為目的,所以他們從出現到離開,速度很快,在殺死殺傷所有的守衛之后,就直接帶著這群人離開了,消失在慢慢夜色當中。
盡管西征軍這邊,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組織人手去追擊,但是,茫茫天地,如何去追呢?
起初,眾人都以為劫持葛明德一行人的是西域叛軍,但是,沒多久,這群歹徒的身份就被曝光了,他們來自燕王府。
對于這個結果,眾人雖然很吃驚,卻也沒有感到太大的意外,尤其是廉嘉慶,在葛明德被人帶走之后,他就猜到了這一點兒。
對于這個插曲,眾人也很無語,燕王的行動讓人越來越看不懂了,在最不恰當的時候,選擇起兵,又在這個時候選擇劫持葛明德,真不知道他那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
既然,葛明德是被燕王府的人帶走的,西征軍這邊把事情第一時間告訴殷元魁之后,殷元魁并沒有讓人繼續調查這件事,而是選擇了無視。
廉嘉慶在從康城回到西洲城之后,都沒有過夜,連夜帶著剩下的太醫隊的成員,直接去往沙洲,其目的也很簡單和直接,就是回長安。
算算時間,廉嘉慶一行人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抵達沙洲了。
殷元魁在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也是嗤笑不已,顯然對廉嘉慶等人的狼狽模樣無比的鄙夷。
說完了這件趣事兒,殷元魁又說起了康城現在的情況。
西域聯軍雖然暫時撤兵了,但是,距離下一次的攻城之戰,肯定不遠了,而上一次,西域聯軍吃了那么大的虧,下一次攻城的時候,他們肯定會吸取教訓的,攻城的手段只會更多,而西征軍這邊的傷亡肯定會更大,而死的人也肯定會更多,留下來的人能活下來多少,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