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因為石狼的八千沙漠軍的出現,打亂了他的計劃。
被沙漠軍夜襲之后,康德第一時間選擇了帶兵突圍,離開了北宛城這個是非之地,來到了進可攻,退可守的西德鎮駐扎。
雖然石狼的沙漠軍,打亂了他的既定計劃,但是,康德卻并不怎么惱怒,他既沒有像許一凡他們預想的那樣,灰溜溜的回到西域聯軍的大營,而是準備等待時機,再次進攻北宛城。
北宛城失利的消息,他已經讓人帶回了西域聯軍的大營,而他本人則帶著剩下的部隊,駐扎在西德鎮,看看北宛城那邊的情況,看看有沒有什么可乘之機。
促使康德留下來的重要原因,還是那支來歷不明的沙漠軍,他們在夜襲了康德的部隊之后,只隔了數個時辰,就開始進攻北宛城,這讓康德看到了戰機。
殷元魁的西征軍眼下的窘況,康德是很清楚的,他只要等待北宛城那邊的戰役結果出來就可以了,不管是許凱歌守住了北宛城,還是沙漠軍占領了北宛城,對于康德來說,都是好事兒。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康德就要做那漁翁。
如果許凱歌守住了北宛城,對于西征軍來說,固然是好事兒,但是,在領教過沙漠軍戰力的康德看來,許凱歌即便能贏,也是慘勝,一場大戰下來,北宛城的人還能剩下多少,還真不好說。
如果許凱歌沒守住,北宛城的結局自然不言而喻,但是,那八千沙漠軍還能剩下多少兵馬,剩下多少戰力,也不好說。
不管是哪種結果,只要他們分出勝負,那康德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進攻,到時候,不管是許凱歌也好,還是那支來歷不明的沙漠軍也罷,直接給一勺燴,新仇舊恨一起算,全給都吃下去就可以了。
只要占據了北宛城,那就相當于在西征軍的七寸之上插了一根釘子,讓其吐不出,也咽不下,很多的掣肘了西征軍,而這才是西域聯軍最想要的結果。
只是,眼下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問題的所在,不在北宛城,也不在西征軍主力所在的康城,而是在那個之前不被人重視的弓月城。
那八千沙漠軍的戰力已經很恐怖了,最讓人搞不清楚的是,這八千人到底是什么人,他們來自哪里,還有沒有后援部隊。
第一個問題,康德暫時還沒有搞清楚,但是,第二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這八千人有后援,不過,后援不大,只有三萬人而已,此刻,他們就在弓月城。
康德盯著弓月城,心中在猶豫著,要不要趁著沙漠軍正在跟西征軍作戰的時候,帶兵去弓月城,把這三萬人吃掉。
盡管康德手上的兵馬不多,滿打滿算也就兩萬多人,想要吃掉這三萬人,有些困難,但是,一想到對方都是一些老弱婦孺,戰力雖有,肯定沒有沙漠軍那么變態,吃掉他們應該問題不大。
只是,能吃掉肯定是能吃掉,可問題在于,如果他這么做了,無疑是幫了許凱歌一個大忙,幫助敵人的事情,康德可不愿意做,更何況,吃掉這三萬人,對康德沒有多少好處,至于說弓月城,占領它的意義并不大。
思索良久,康德決定再等等,等沙漠軍和許凱歌再打一段時間再說,讓雙方打的再狠一些,越狠越好,最好打的不可開交,只有這樣,他才能放心的吃掉弓月城的這三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