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三個原因之外,還有最關鍵的兩點:
第一,挖掘這種一條雙層的壕溝,需要大量能工巧匠,一般人很難勝任,尤其是挖地底下的工匠,而在戰場上,想要短時間聚集這么多的工匠,是不現實的;
第二,就是時間問題,打仗這件事,可不是你說不打就不打的,作為守城方,敵人什么時候進攻,從什么地方進攻,都是對方說了算的,而自己這邊只能被動防守,想要挖掘這么一條雙層壕溝出來,沒有充足的時間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許一凡設計的這種壕溝,算是一次性的消耗品,無法輕易復制,就算有條件復制,估計也沒有幾個人愿意去復制,畢竟,這種耗時耗力的防御工事,真的不是一般人愿意去做的。
安德烈在知道其中的內情之后,整個人的臉色是極度的陰沉的。
這場攻城戰,從開打到現在,他們可是遇到了不少的難題,無論是那損人不利己的壕溝,還是那弧形的城墻,都讓安德烈的人馬,在攻城的時候,吃了不少苦頭。
為了解決輕梯無法平穩搭建的問題,他更是下令,把所有的輕梯進行了改造,原本兩邊一樣重的輕梯,更是被他活生生的弄成的一邊重,一邊輕,這樣一來,輕梯就不會出現隨著城墻的弧度,而往一邊傾斜的情況。
只是,眼下壕溝塌陷,死了不少人暫且不說,單單是突然出現的壕溝,就讓他暫時無法攻城,只能再次想辦法填平壕溝。
好消息是,這次壕溝塌陷的深度不深,也就四五米而已,之前他們已經把壕溝給填平了,現在他們只要把這四五米填平就可以了,可是,這樣一來,安德烈這邊就得馬不停蹄的做事,而反觀西征軍那邊,他們則可以趁機休息。
按照之前的速度來算,填平這道壕溝,最起碼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看似時間不長,可是,對于交戰雙方將士的體力,卻出現了一個很大的改變和傾斜。
一天一夜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的,西征軍可以趁機補充大量的守城武器,比如擂木,比如滾石,比如滾油、沸水等等,而這些東西的補充,會給安德烈這邊帶來更大的傷亡。
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趁機修繕武器,補充武器,同時可以休息,恢復體力,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本來就難打的攻城戰,就更難打了。
另外,因為那兩座碉樓的出現,安德烈這邊不管是進攻,還是撤退,亦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只要有大的動向,西征軍都能盡收眼底,第一時間做出相對應的應對措施,這才是讓安德烈最難受的地方。
當然了,安德烈不是沒想過,付出一定的代價,想辦法拿下這兩座碉樓,他這么想,也這么做了,可惜,他失敗了,看似除了高,沒什么卵用的碉樓,卻被西征軍布置了重兵,對方早就預料他會這么做,安德烈派出的軍隊,在這兩個地方遭受了重創,最終,不得不撤下來。
近距離交戰不行,安德烈就想到了遠程打擊,其動用了大量的投石車,開始不斷用石頭砸向碉樓,希望可以直接把其砸廢。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兩座平平無奇的碉樓,異常的堅固,其本身的形狀就是圓柱形的,巨石砸在上面,受力點本來就很小,更何況,這兩座碉樓,是水泥混合鋼筋建成的,是第二道城墻最堅固的地方所在了,其他地方,包括主城墻都沒有用上鋼筋,可是這兩個碉樓卻用上了。
最可氣的地方,還不在于碉樓的堅固,而在于碉樓的頂部造型,其頂部造型,就像一個孩子的嘴巴一眼,有一個大大的深坑,樣子極其的丑陋,可是,當投石車的石頭拋射過去之后,很多石頭就像是長了眼睛一般,紛紛朝著那大坑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