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周身約有五十二個單穴,三百零九個雙穴、五十個經外奇穴,共七百二十個穴位。有一百零八個要害穴,其中有七十二個穴一般點擊不至于致命,其余三十六個穴是致命穴,而不管是江湖武夫,還是修行者,在他們練功修行的時候,都會避開這三十六個致命穴,甚至還會避開其他七十二個不致命的要害穴位,只開辟其他的六百一十二個穴位。
所謂的習武和修行資質,其實,很大一部分就取決于一個人先天身體竅穴開啟的數量,其開啟的數量越多,資質越好,反之則資質越差。
人體竅穴七百余個,可是,大部分能開辟其十分之一,就已經是極有天賦之人,大部分的武夫和修行者,開辟的竅穴都在百數之下,而少部分人的竅穴能高出百數,而這些開辟和貫通百數竅穴的人,其境界和修為,往往都很高。
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把體內竅穴開辟超過半數。
修行者攏共有十個大境界,二十八個小境界,拋開超品這個大境界不去談,剩下的九個大境界,又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九品到七品被稱之為下三境,或者是下九品,六品到四品被稱之為中三境,三品到一品被稱之上三境。
下三境除了像武夫一樣打熬體魄之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開辟竅穴數量,其開辟的數量越多,未來的成就就越高,而在單穴、雙穴和外奇穴三種穴位當中,最容易開辟的就是單穴,次之是雙穴,最難開啟的就是外奇穴,五十外奇穴,能開辟十之一二,其未來的成就就已經不可估量了。
可以說,下三境是專門用來打基礎的,而中三境則是復雜把這些開辟的竅穴,融會貫通,然后不斷的擴大,溫養,用以儲存真氣和內力。
到了上三境之后,境界的提升會變得無比的緩慢,修行者除了要應付心中的心結之外,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繼續開辟身體竅穴,但是,上三境開辟竅穴的難度,是下三境的數倍不止,每多開辟一處竅穴,沒有個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水磨工夫是不可能做到的。
當然,每多開辟一處竅穴,對于上三境的修行者來說,都增強一分實力和修為,而且這種增強可不是一點兒半點兒那么簡單。
打個簡單的比方,假如兩個同境界的三品修行者,他們身體的竅穴開辟的一樣多,手段和功法也是一樣的,如果打起來,絕對是旗鼓相當的,誰也奈何不了誰,可是一旦有人在上三境的時候,多開辟一個竅穴,哪怕是一個單穴,那么兩個人再次比斗的時候,那絕對是多出一個竅穴的人獲勝。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比方,真實的比斗,尤其是生死相向的時候,不存在什么公平的,每個人資質不同,天賦不同,修行的速度不同,選擇的功法不同,體內竅穴的多寡還有其寬度、韌性都有所不同,這些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
另外,除了自身的這些條件之外,還有外物的協助,比如神兵和法寶,還有各種法袍等等,如果把這些東西也算進去的話,看似公平的比斗,其本身就很不公平。
據傳,能夠把人體七百二十個竅穴,除卻一百零八個要害穴之外,只有能把體內竅穴開辟到三百這個數量,就可以立教稱祖,像佛門的佛陀,道教的道祖,儒家的圣人,他們都把身體竅穴開辟到了半數以上,才能舉世無敵。
然而,普通人能把體內竅穴開辟超過百數,就已經很難了,更何況是突破三百這個數目了,這也是為何,世間超品那么少的緣故了。
這部伐天三十六劍,其開辟的竅穴就是人體三十六死穴,百會穴、膻中穴、巨闕穴、氣海俞穴等等,這些穴位,無一不是死穴當中的死穴,而伐天三十六劍的基礎,就是把這三十六死穴開辟出來,然后融會貫通,形成一條特殊的經絡。
關于這三十六死穴,世間還流傳著一首歌謠:
百會倒在地,
尾閭不還鄉,
章門被擊中,
十人九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