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凡一邊啃著牛腿,一邊含糊不清的說道:“早?我還覺得晚了呢,殷元魁那糟老頭子也是的,不是自己的人馬,就死命的用,早知道這樣,當初我就不讓乞活軍過來了。”
面對許一凡的抱怨和吐槽,文星辰只是笑了笑。
許一凡這次來康城,前后帶來了三支軍隊,一支是蒯罡的奴隸軍,一支是文星辰帶領的俠義軍,還有就是許一安帶來的乞活軍。
這三支軍隊,蒯罡的奴隸軍傷亡最重,在北宛城一戰當中,三千人的軍隊,現如今連三分之一都不到,可即便如此,在決戰打響的時候,奴隸軍還是投身于戰場之上,殺敵頗多。
至于說俠義軍,傷亡也不小,除了跟著許一凡在西域一路轉戰的俠義軍之外,吳鉤帶領的俠義軍,在回到康城之后,在之后的決戰當中,也出力良多,不過,傷亡也不小。
在這三支軍隊當中,最讓許一凡心疼的,還是他的八百乞活軍,為了打造出這支軍隊,許一凡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砸下去無數銀子,才剛剛成型,就跟著海角樓的船只,出海作戰一番,然后就來到了西北這邊。
乞活軍在丹賽之戰當中,功勞最大,先是打敗了法阿的重甲兵,然后又力扛住了鐵牦牛軍團的沖鋒,然后又跟沙族大軍來了個硬碰硬,八百人的乞活軍,傷亡過半,許一凡能不心疼嘛。
除了這三支軍隊之外,許一凡麾下的最強兵團死灰營,前前后后戰死了近三十人,而現如今的死灰營,整個營也只有二十余人而已。
當然,炎軍這邊的傷亡也不小,尤其是炮灰營和俘虜營,這兩支軍隊在戰場上,殺敵無數,雖然他們不是先鋒營的將士,可每次沖鋒沖在最前面的就是他們,而這樣的代價就是,炮灰營建制直接給打殘了,而俘虜營更是傷亡大半。
但是,也因為如此,炮灰營和俘虜營,這兩個原本在西征軍,甚至在整個炎軍都不被待見的軍團,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同和敬佩。
許一凡在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茅一山和蒯罡他們,帶著三支軍團第一時間撤離戰場,從康城一路往東,進入沙洲之后,并沒有經過玉門關,而是通過之前閻羅寨打造出來的通道,消失在莽莽大山當中,至于他們是回東海城了,還是去了其他地方,除了許一凡之外,再無其他人知曉。
對于許一凡這個安排和決定,殷元魁和李承政這些炎軍高層將領,是十分不解和反對的,然而他們不解也好,反對也罷,這三支軍隊都已經撤離了,畢竟他們不屬于炎軍,也不隸屬于朝廷。
許一凡這么做,除了是因為這三支軍隊傷亡慘重,需要重新休整和編制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已經有人在打他們的主意了。
戰力如此強勁的軍隊,任何勢力都想得到,在兩軍交戰之際,法阿和尚曾經放話,說愿意用百人換取一名乞活軍的將士,誰能殺死一個乞活軍的將士,賞金千兩,若是能活捉一名乞活軍的將士,賞金萬兩,連升三級,而這也是乞活軍,在后來的戰場上,遭受重創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乞活軍在后來極少出戰的原因。
除了法阿和尚之外,像殷元魁,李承政,燕王李剛,以及其他官員,包括朝廷,誰都不想擁有并且掌握這樣一支軍隊啊,若是這樣的軍隊,能夠成規模的打造出來,還怕什么北蠻、西域南唐啊,本來就是天下第一強軍的炎軍,有了這樣的軍隊,那豈不是可以橫掃天下了?
雖然這么說,有夸大的嫌疑,然而,事實也差不多,就在大戰剛剛落幕,許一凡還沒有睡醒的這段時間,就有不少人開始去找許一安和蒯罡他們,或威逼,或利誘,或二者皆有,其目的無非就是想得到這些軍隊,不過,他們沒有成功,也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