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征兵,既然這些人納入到大炎王朝,那自然就是大炎王朝的子民了,而大炎王朝的百姓是需要服兵役的,他們自然也不能例外。
此次征兵的力度很大,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青壯男子被征走,不過,征兵的時候,給的好處也很大,凡是入伍服兵役的家庭,朝廷會分一部分土地給他們,分發農具、種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免他們的賦稅,若是這些將士在戰場上立功,或者戰死,撫恤銀比其他炎軍要多一些。
如此一來,原本十分反對征兵,甚至是抗拒征兵的百姓,都在這種誘惑之下,選擇入伍當兵,這在極大程度上補充了炎軍的兵源。
不過,這些人比較才融入炎朝,所以新入伍的士卒,不可能在鎮西軍服役,而是送往了鎮南軍和鎮北軍當中,同時,又從這兩軍當中,抽調一部分老卒,進入鎮西軍,確保鎮西軍的戰力不會過分的下滑。
第二,就是人口普及,這是許一凡提出來的,戶部拍板的事情,這次納入炎朝的百姓很多,普查人口一方面是清楚的知道詳細的人口數量,方便管理,另一方則是趁機拔出西域混在其中的探子,雖然不可能把所有的探子都挖出來,可至少能挖出很大一批探子,確保他們不會趁機搞事情。
第三,分發土地,以前十八城是由數個王國統治的,而每個王國的規矩不同,制度也不同,土地擁有者也不同,而現在這些王國已經覆滅,那自然不可能再用原來的制度,十八城的土地很多,不可能任由其荒廢下去,而耕種土地需要人口,恰好這些土地原本就屬于他們的,只是再次進行劃分而已,方便管理。
只要有了土地,有了賴以生存的地方,這些百姓就不可能造反,而只要百姓穩定,那西北的局勢也就穩定下來了。
第四,修建集市,朝廷的財政,除了靠賦稅之外,最主要還是需要依靠貿易進行的,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是于國于民的好事,而集市的修建,就是為了將來做準備的。
不過,這件事暫時只是被提出來,想要開放集市,需要等到西北的諸多事宜都完成之后,還有就是這次西域跟大炎王朝的談判結果,才能決定下來。
修建集市,展開貿易,也是許一凡提出來的,而在這件事上,戶部方面是站在許一凡這邊的,畢竟,搞錢這種事兒,沒有人比戶部的人更積極了,也因此,原本還處于對立面的雙方,在這件事上達成了一致。
不過,關于集市這件事,夏承顏就提出,讓許一凡把百貨樓和四季樓也要開到這邊來,而且其產生的利潤,必須要留五成在這邊。
對此,許一凡并沒有反對,其實,在夏承顏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許一凡的百貨樓和四季樓,已經來到這邊了,正在選址建立商鋪,只要等集市修建完畢,就可以開門營業了。
第五,聯姻,朝廷鼓勵這些新加入的人口,跟炎人通婚,而這么做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同化,讓其有歸屬感,順便就是增加人口。
對于這件事,朝廷在派欽差衛隊前來的時候,就特地強調過,因此,這個決定沒有什么好商榷的,不過,執行起來可能有些難。
畢竟,雙方在這片土地上,打生打死無數年,突然和好,成為一家人,接納起來就需要一個過程,更何況是通婚,不過,難是難了點兒,可也不是做不到。
在這些事情都確定下來之后,西北正式進入快速恢復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