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之后,二人就沒有再聯系,直到許一凡離開安民鎮,去到東海城開始創建百貨樓的時候,有人在其背后默默地幫助他。
在百貨樓創建初期,許一凡得到瀟湘館和日月齋等勢力的支持,而這些支持者的背后,都有一個人的身影,而他就是李承德,要不然,以許一凡當時的身份和名望,根本不可能得到這些大勢力的另眼相待的。
李一斗出身薊州,至于為何會流落到東海城,無從得知,但他并不是越王府的人,這一點兒在很早之前,許一凡就知道。
在方士出世,海洲淪陷之后,一直隱藏在暗處默默幫助許一凡的李承德,也在那個時候慢慢浮出水面,這讓許一凡想通了很多之前想不通的事情,于是,在海洲淪陷的那段時間里,許一凡就趁機跟李承德取得了聯系,而作為二人聯系的橋梁,就是李一斗。
在許一凡接到圣旨,要他去康城述職的時候,許一凡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李承德,在許一凡抵達康城之后,在防疫期間,他能夠從關內獲取海量的物資,除了言午堂和不良人的大力協作之外,李承德在其中出力不少。
很多人都很疑惑,為何許一凡一個五品參將,能夠在西征軍當中擁有那么重的話語權,除了許一凡本身是炎武帝欽點的參將,和他本人能力出眾之外,是因為殷元魁和李承政都知道在許一凡的背后,還有人在支持他。
李承政不用多說,他作為李承德的哥哥,對于自家弟弟做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清楚,這也是為何李承政對待許一凡的態度,一向都很溫和的緣故所在,而殷元魁這個老狐貍,怎么可能不清楚這些內幕呢。
這次關城的事情,很多人,包括姜三甲在內都以為,李承德之所以出現在關城,是許一凡一手安排的,其實事情并不是這樣的。
在北宛城一戰之后,許一凡被許凱歌一路攆到西域腹地,身陷重圍,不得不在敵后不斷的輾轉騰挪,而這件事,很快被李承德知道了,他擔心之余,就決定來西北看看。
只是,作為越王之子的他,想要離開薊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于他是怎么說服越王離開薊州的,許一凡不清楚,但他確實做到了,也離開了薊州,只是,等他從薊州出發,趕往西北的時候,許一凡在西域兜了一圈,又回到了康城,而那個時候,李承德還沒有到靈洲。
當許一凡回到康城,朝廷的旨意下來之后,許一凡才從李承政那里得知,李承德來西北了,這讓許一凡很是震驚,本來,許一凡是沒打算讓李承德參與到關城這件事當中來的,可是,許一凡在跟戶部侍郎夏承顏的一番交手之后,許一凡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在入京之前,把蓋庭鶩這顆釘子給拔掉。
于是,在西域使團抵達康城之后,許一凡就把這件事寫信告知了李承德,而李承德在得知這件事之后,積極的配合許一凡,只可惜,兩人的首次配合做事兒,就出了問題。
“你說你好好的薊州不待著,跑到西北來做什么,就不怕你爹娘擔心?”許一凡沉默片刻說道。
“我還不是擔心你嘛。”李承德委屈道。
許一凡看著此刻模樣算不得英俊的李承德,一陣的無語,更多的還是無言以對。
其實,許一凡是一個很孤單的人,基本沒有什么朋友,孫瞎子是亦父亦師的關系,慕兒是戀人關系,濮石算半個朋友,更多的時候,他們是敵人關系,至于說其他人,都算不得朋友,而唯一算是朋友的,也只有眼前這個只比自己大一歲的少年。
如果要說貴人的話,李承德覺得算是許一凡的貴人,從許一凡離開安民鎮開始,他就默默地幫了許一凡很多,若是沒有李承德和越王的幫助,許一凡想要崛起,絕對沒有這么快。
“這是三哥給你的信,你自己看吧。”
說著話,許一凡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給李承德,李承德接過之后,打開掃了一眼,就撇了撇嘴,說道:“又是老調重彈,啰里啰嗦的,跟大哥一樣。”
此刻的李承德很像個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其實,他也確實是個孩子。
李承政寫給李承德的這封信,沒有密封,許一凡在收到之后,看了一遍,信中言語很嚴厲,對李承德這次拋棄大部隊,跟著李一斗一起跑到關城的事情,很是不滿,在信中李承政把李承德狠狠地訓斥了一番,但是,言語間的愛護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