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石這種行當由來已久,最先推出賭石這種活動的,還是包袱齋,論起商賈之道,包袱齋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世間很多奇珍異寶、吉光片羽、古玩字畫、功法秘籍、神兵利刃、靈丹妙藥等等東西,有半數出自包袱齋,只要是能賣錢的玩意兒,就沒有包袱齋拿不出來的。
起初,包袱齋的祖師爺只是背著一個破包袱,走街串巷,以物換物,畢竟在很早之前,交通還沒有現在這么發達,人們出一趟遠門是很困難的,當然,現在的交通也算不上多好,只是相對于以前來說要好很多,而在那個時候,包袱齋就是靠著這項本領,慢慢積攢了一定的財富。
后來,隨著包袱齋的口碑越來越好,名氣越來越大,賺錢越來越多,有不少人拜入包袱齋門下,從而形成了一個很龐大到底群體,而各個包袱齋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慢慢建立,形成一定的規模,最終演變成現在這種,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包袱齋的局面。
包袱齋跟古玩行當很像,能否撿漏,完全就是靠運氣、經驗等手段,以物換物換回來的東西,可能沒有換出去的東西值錢,但是,也不會太虧,包袱齋跟古玩行當最大的不同,就是古玩行當造假嚴重,而包袱齋當中的東西,絕對沒有假貨。
包袱齋雖然以以物換物而聞名,可現如今的包袱齋,雖然還保持著這種習慣,可那也只針對超出一定價值的東西而言,一般的小東西,基本上用錢就能買到。
包袱齋有三樣很出名,童叟無欺,貨真價實、不定期的拍賣會、每隔一段時間推出的新玩法,這三樣東西使得包袱齋從創立之初,就一直屹立不倒。
賭石最先是在漢朝時期出現的,漢朝的文風昌盛,儒家一家獨大,在生活富裕之際,各種古玩字畫,賭坊青樓,自然也就大行其道,而在所有珍寶當中,翡翠是極其出名的。
最開始的賭石,指的是賭翡翠,因為翡翠跟珍珠相仿,都很稀有,這里說的稀有,是指上等的珍珠翡翠,一旦有好的珍珠翡翠出現,就會被大人物直接拿走,價格方面,很難說,遇到講理的,自然是主賓皆歡的場面,遇到不講理的,別說賺錢了,很可能命都沒了,因此,一般有好的珍珠翡翠的人,往往都藏著掖著,不敢輕易拿出來。
最為最能賺錢,也最會賺錢的包袱齋,也根據賭坊推出了一個新玩法,那就是賭石,以低價從翡翠礦收取原石,然后運送到中原腹地,以賭運氣的方式,以一個合理的價格售出,至于這些原石能開出什么品質的翡翠,那就完全靠運氣了。
賭,是人的本性,任何一個人,從出生到死去,一生當中都在賭,而這種賭不單單是指在賭坊賭錢,而是包括任何東西,比如賭前途、機遇等等,每個人都是賭徒,因此,當賭石被推出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和追捧,尤其是那些兜里有點閑錢,可家境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尤其鐘愛此道。
賭石又有賭命一說,賭石一刀見生死,有一刀窮,一刀富的說法,在賭石剛推出來的那段時間,有很多人以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買了一塊原石,一刀下去,切開之后,開出上等的翡翠,轉手就是幾萬兩,甚至數十萬兩的例子不在少數。
當然,賭石才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敢嘗試,雖然說賭石能開出好東西,可開出好東西了,能不能拿得住,拿得穩,那就不一定了,不過,對于這種擔心,完全是多余的,包袱齋既然敢推出賭石,自然有萬全的準備的。
包袱齋剛推出賭石的時候,是跟朝廷合作的,其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和旨意的,有了這道尚方寶劍在手,沒人敢輕易搞事情,對于這些購買賭石的人,包袱齋是需要護衛其周全的,別看包袱齋是做生意的,可包袱齋的錢財可謂是富可敵國的,包袱齋背后的勢力很多,甘愿為包袱齋做事兒的人大有人在,想要在包袱齋的地盤上搞事情,也需要掂量掂量。
如此一來,安全得到的保障,很多人都紛紛參與其中,其中最有名的,還是在隋朝的時候,有人以一個極低的價格,當眾開出了一塊極品翡翠,而這塊翡翠,直接被皇室以一個不錯的價格收購,用其雕琢成玉璽,而這個人更是從一介布衣,一躍成為了侯爺,歷經三朝都屹立不倒,如果不是后來,這個家族主動作死,搞事情,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其家族可以綿延更久。
這塊改造成玉璽的翡翠,又被人們稱之為隋壁,是后來數個王朝的傳國玉璽,即便是當初北蠻和西域入駐中原,建立王朝,攻破皇宮之后,第一時間尋找的就是隋壁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