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無小事兒,而長安又是消息傳播最快的地方,在早朝剛結束沒多久,有關朝堂之上的事情,就迅速在坊間傳播開來,成為眾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對于李建澤復起這件事,長安城的百姓持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支持,一種是反對,但是更多的人還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反正李建澤復起也好,還是沉淪也罷,都是皇家自家的事兒,跟他們這些平頭百姓沒有半顆銅板的關系。
相對于李建澤的復起,很多人討論更多的,還是房巨鹿的結局,這個已經九十多歲高齡的老人,在沉寂十多年之后,才剛剛復起,就遭到了如此對待,讓很多人都為其感到不公,為其感到惋惜。
作為六朝古都的長安,生活在這座古老城池的百姓,見過了太多風流人物,房巨鹿不是最出彩的一個,也不是官評最好的一個,可他卻是這百余年來,為百姓做事兒最多的一個。
出身世家的房巨鹿,卻在打壓世家這件事上,他是堅定的站在皇帝這邊的,三朝仆射,輔佐過三代帝王,而每一代帝王繼位之后,都會拿一些世家開刀,每次下令之人是皇帝,可操刀之人卻是房巨鹿,對于房巨鹿,世家是很憎恨他的,若是沒有他,世家集團要好過許多許多,可若是沒有他,世家集團也會難過很多很多。
房巨鹿雖然親自對世家操刀,可他每次都掌握著分寸,分寸把控的極好,讓世家集團吃疼,卻不致命,讓你想反抗卻又不敢,很是讓人郁悶,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皇帝滿意了,群臣滿意了,世家那邊也松了口氣,皆大歡喜,而群臣夸贊自然是皇帝,而承受謾罵的卻是房家。
房巨鹿在朝中的‘朋黨’無數,當然,房巨鹿從來不承認這些人,他無心建立黨派,可還是有無數人圍繞著他建立了一個房黨,當一個人站在某個位置之后,很多事情都不是他們能操控的了,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廟堂也是一座江湖。
當然,在朝中除了房黨這個以房巨鹿為首的黨派之外,他在朝中的政敵也不少,在炎惠帝時期,跟宰相杜克明斗,在炎文帝時期,跟宰相陳康安斗,在炎武帝時期,又跟徐肱斗,歷經三代,輔佐了三位帝王,也跟三位宰相斗了一輩子。
房巨鹿之所以能成為仆射,除了他能文能武,處事果斷,建立了不少軍功之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扳倒了宰相杜克明。
杜克明是兩朝宰相,當房巨鹿還在家中苦讀的時候,此人就已經擔任二十多年了,此人善謀,杜克明擔任宰相期間,是政權兵權一把抓,很多對外的進攻戰,還有防守戰,大部分的計謀都是出自此人之手,其中最經典的一戰,就是在北蠻暗中練兵,準備南下入侵中原的時候,他使用離間計,成功挑起北蠻內亂,然后趁機出兵,打的北蠻元氣大傷,給大炎換來了三十多年的和平。
此外,杜克明是文壇大家,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在其還不是宰相的時候,其所在的府衙的公文,大半都是此人之手,在其成為宰相之后,大部分的詔書都是由他捉筆寫就的,由此可見此人的才華如何。
另外,他還是堅決打擊世家的人,杜克明擔任宰相期間,被他扳倒的世家不計其數,其中就包括曾經是蘇州第一世家的康家,康家的資歷之老,要遠超大部分的世家,要知道,康家可是號稱一家既一洲的大世家,現如今蘇州十三商,當年都是圍繞在其身邊的小嘍啰而已,這其中就包括房家,可他還是扳倒了該世家,而房巨鹿所在的房家,能在之后崛起,也得益于康家的倒臺。
為了扳倒康家,杜克明真正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幾乎從他步入仕途開始,就已經在布局落子了,由此可見,此人是如何的善于謀略。
不過,也正是他的這個舉動,給其招來了殺身之禍,在康家倒下之后,世家集團感受到致命的威脅,聯合起來,開始對皇家施壓,那段時間,彈劾杜克明的人不計其數,更是有不少‘肱股之臣’,在金鑾殿上以頭撞柱,就是為了逼迫炎惠帝,放棄打壓世家集團的決心,同時也要炎惠帝懲治杜克明。
在這些人當中,就有房巨鹿,相對于其他官員拿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說事兒,房巨鹿是直接上干貨,他在彈劾杜克明的時候,一共走了三步。
第一,杜克明出身寒門,在其成名之后,其家族在家鄉瞬間成為世家,而家族人數眾多,又是驟然富貴起來的人,人在暴富之后,都會想方設法把之前沒有體驗過的事情做一遍,把沒有擁有的東西全部占為己有,在杜克明擔任宰相的那些年,其家族中人可謂是橫行鄉里,魚肉百姓,讓當地的百姓和官員是敢怒不敢言。
房巨鹿走的第一步棋,就是把杜克明所在的家族中人,在其老家做的所有事情,全都一一搜集起來,其詳細程度不比不良人差,然后一一陳列出來,其中最重要一點兒,就是殺害前往京城告狀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