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是一種很珍貴的東西,想要得到他人的意,是無法強取豪奪的,因為意就像人的靈魂一樣,只要對方不愿意,根本無法剝離出來,而把自身的意剝離出來之后,往往他們都會死,因此,一般這種剝離出來的意,都會被嚴格保管,在宗門體系當中,只有嫡傳和親傳弟子,才有一定的機會接觸到。
因此,想要在這條路上走的極遠,有兩個辦法,要么就是不斷尋找前人留下的意,進行吞噬,而這種吞噬風險極大,失敗率很高;要么就是自己領悟出意來,不斷領悟,不斷吞噬,就像貔貅一樣。
前者的難度無需多說,而后者的難度更是難上加難,人力有時窮,即便一個天賦再好的人,他們也是有極限的,可是,這種吞噬道路是沒有極限的。
另外,這種手段太過于極端,往往被人視作為魔修,會被所有人針對的,畢竟,這種人一旦成長起來,他們的意是可以碾壓他人的,而這種存在是不被允許存在的。
姜三甲要讓許一凡做的,就是吞噬。
其實,在很早之前,許一凡就已經領悟出來了武膽,只是,武膽被其吞噬掉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許一凡前前后后領悟出來了三顆武膽,而這三顆武膽都已經被吞噬掉了。
最早的一顆武膽,是他還在安民鎮的時候,觀看十方寺那場大戰的時候,悄然領悟出來的,不過,那時候只是一個雛形,當他開始修習孫瞎子給他的無名功法的時候,那顆武膽就被吞噬掉了,只是他自己渾然不知而已。
在興安城的時候,許一凡又領悟出來了一顆武膽,也被他吞噬掉了,而在去往康城的路上,他又領悟出來了一顆武膽,也是在那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是武夫了,也知道了他的身體在吞噬武膽。
在康城帶兵死守城墻的時候,許一凡第三顆武膽的純粹程度,超乎想象,同時,他還領悟出來了戰意和刀意,不過,這兩種意都被他給吞噬掉了。
許一凡領悟出來了意,而這種意也存在他身上,可外人感受不到,哪怕他自己都極難感受到,可這種意始終存在。
從安民鎮到東海城,在到康城,還有現在的長安城,許一凡到底領悟出來了多少意,又吞噬了多少意,估計只有他自己清楚。
許一凡既練劍,又練刀,還習武,同時還兼修佛學、道學,以及其他的體系,在外人看來,他這是打算融合多家學問于一身,而事實上,確實許一凡為了領悟意而迫不得已的做法。
十八劍仙圖,真正的價值,不在于這張圖上有十八位三品劍修,而是圖上封存了十八道劍意,而且是截然不同的十八種劍意。
一個門派勢力,只要得到這十八道劍意,就相當于得到了十八道劍道傳承,可以培養出無數劍修,而一個擁有無數劍修的宗門,其強大之處可想而知。
只是,當初剝離出十八道劍意,封存在劍仙圖上的人,布置了很多后手,整幅畫劍氣森然,還無比的雜亂,可以說,這張劍仙圖就是一個縮小版的上古遺跡,常人很難窺探到劍意的存在,即便感受到了,也只會以為那是劍氣。
至于說姜三甲是如何看出來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這張圖上只有三道劍意了,剩下的十五道劍意已經悄然流逝,很顯然,得到這幅圖,并且勘破其中秘密的人,不止姜三甲一個人。
當然,也可能是某人因為操作不當,把劍意當成劍氣使用了,總而言之,這張十八劍仙圖的價值,遠遠超過六千萬元幣,而甲五號房的人不知道是沒看出來,還是知道許一凡的特殊,居然把這幅畫送給了許一凡,這份禮物的貴重程度,不亞于給許一凡送了三位大劍修。
只是,許一凡想要把封印的劍意的找出來,并且剝離出來,進行吞噬,難度很大。
既然這張圖出現在眾人面前,而很多人都沒有看出來,就說明當初留下此圖的人,手段非常高明,而想要得到劍意,就必須找到劍意。
可是,整張圖劍意凌然,想要找到劍意很難,許一凡想要得到它,就必須依靠自己去摸索,去探究,外人根本幫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