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將住過的木屋徹底打掃一遍,然后又在灶臺邊放了一吊錢,用石頭壓上,算是補償大家用掉的木柴錢。
旁邊大家搭建的棚子也拆了,畢竟席子大家以后還要用。
走的時候馬車上不光拉了糧食和行李,還有吃剩下的半頭野豬和兩只雞。
另外還有一筐野菜,一罐豬油和兩罐子果醬。
大家也算收獲頗豐。
眾人下山的時候,山腳下已經一片汪洋。
道路上積聚的雨水甚至沒過了膝蓋。
馬車行駛的十分艱難,需要大家費力去推,才能勉強前進。
用了一上午的時間,眾人才走出去十幾里地。
好在下午的時候,太陽升起來,加上之前雨水沉淀了一部分,道路總算好走了一些。
中途路過兩個村子,村子周圍田里的麥子全都被水泡了。
即便晴天,收成儼然已經無法挽回了。
村子里面異常安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大家都沒進村。
傍晚的時候,大家終于到達了一個小縣城,杏花鎮。
與南邊災民成群結隊不同,這里城鎮不需要入城費,但卻需要路引。
守城士兵掃了眼他們這么多人,語氣不太好的說:“要進城必須要有路引,沒有路引無法進城。”
路引?
這東西還真把眾人給難住了。
他們是一路逃難過來的,哪里有機會去開那東西。
“官差大哥,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是家里遭災才跑出來的,您說的路引……”
林程上前想要交涉,被守城官兵毫不客氣的揮刀攔住:“還是那句話,有路引可以進,沒有就離遠點,再靠近當心把你們所有人通通都抓起來!”
林程還要再說,被葉清音攔了一下:“算了,眼看天也快黑了,咱們先找個地方休息,等明天再想辦法進城吧。”
就這樣眾人只能退到距離城門口差不多一里遠的一處相對平緩的地方,停下休息。
“杏花鎮是去石原城最近的路,如果繞道而行,不知道又要耽誤多少天。”劉三兒氣的捶了下旁邊的樹干。
文元嘆氣:“不光繞遠,咱們的果醬也沒法賣出去了,等太陽一上來,還不全長毛了?”
劉三兒:“你腦袋里能不能天天別凈想這些沒用的,現在是賺錢重要還是趕路重要?”
“那自然是……”文元想說自然是賺錢重要,可話到嘴邊又改口說:“兩個都重要。可現在哪個都辦不成,只能干著急。”
“看看明天有沒有要進城的人,屆時我給些好處隨人一起進城,然后再去官府疏通一下,看看能否補辦一張路引吧。”
在葉清音看來,路引應該比戶籍好處理,雖然都是證明身份的,但戶籍需要蓋當地的章,按照人名籍貫都詳細寫清楚,但路引只需要寫明從何處來,到何處去的原由即可。
并不需要記錄同行人員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