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午后,歡迎儀式才結束,大軍行至宮城后開始按照原定計劃撤出去的撤出去,駐守的駐守,按照之前議定好的,不再大興土木,蒙琰將宮城劃分為內城和外城。
大都督府、尚書臺以及明鑒司、民情院都在外城辦公,內城中只有三個宮殿群,扶云殿在正中為議事的地方,改扶云殿為議政殿,扶云殿后面則是藏書殿,是蒙琰日常辦公的地方,藏書殿后面則是月清宮,不用說也知道是顧清風和蒙琰下榻的地方。
進入內城后,蒙琰帶著安粲直接進入了藏書殿,而顧清風則是跟隨顧希風出了宮城,去了自己的府邸,雖說大家都知道蒙琰和顧清風的關系,但畢竟還沒有大婚,住在宮城總是不太好,顧清風倒是無所謂,但遭到了顧氏兄弟的強烈反對,拗不過兄長就只能跟著走了。
隨后藏書殿傳出來消息,成都自今日起永不宵禁,同時成都九門具開,商戶往來不再限制。
這是西府的第一道命令,讓整個成都熱情高漲,也是因為這道命令,讓成都在之后的三年里不但是西南第一城,更是與辰京、金陵、洛辰齊名的三大城池。
戌時時分,安粲將尚書臺、大都督府和民情院最后的決定送到了蒙琰的面前,蒙琰草草的看了一眼,大體上沒有改動,只是在名字上做了一些調換,之后蓋上自己印章就讓人送出去了。
此刻宮城外多少人懸著心等著宮城內的消息,興奮又緊張,注定是個無眠之夜。
臘月三十,北定二年的最后一天,蒙琰以雍王的身份在成都進行了西府第一次的大典,并且宣布北定三年正月初八迎娶顧清風為雍王正妃。
大典上對西府體系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和完善,讓整個西府有一套完備的制度體系,至此西府只是在形式上尊崇辰京,而自身體系與辰京大不相同。
雍王府主管尚書臺、民情院、大都督府以及明鑒司沒有太多的變化,只是確立了軍政分家,在地方上增設了巡撫一職,改都督府為將軍府,再加上各地民情院的完善,在地方上確立了巡撫、大將軍和民情都御史分立的局面。
大典之后便是大婚了,禮樂司尚書蒙琰在大典之后就領著人急急忙忙的去安排幾日后大婚的事宜,蒙信作為蒙琰的族人,親信,不過個人能力有限一直在西府中屬于不被人關注的,這次歡迎儀式、大典和大婚接連著來他處理的還算井井有條,讓大家對他算是認可了,不是誰都有能力連續三天完成三件禮儀大事件的。
因為顧清風的身份,顧氏兄弟的爵位也跟著水漲船高,顧希風晉位涪陵郡公,顧言風晉位宜昌郡公,此刻蒙信正領著一堆人在涪陵郡公府中教授大婚的禮儀。
看著一通折騰,顧希風自是全部配合,顧言風作為族兄按照禮儀要陪蒙信說話。
“這次麻煩川南侯了,時間緊湊,府上若是有不盡之處還請諒解。”顧言風雖說已是郡公,但姿態擺的很低,蒙信不同于他人,本就對顧氏有舊仇。
蒙信盡可能的表現出好的態度,但是對于顧氏的仇恨不是一兩天就能消解的。
“宜昌公,能做的我都會做,因為我是西府的官員,但是作為蒙氏,請見諒!”蒙信語氣中的決絕盡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