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舅舅那里不比這里好,舅舅身上有了十七處刀傷,血流了一地,虧得十一叔穩住局面,不然襄陽和上庸會有一處失守。”蒙婉姝的心情低落的很。
“姝兒,看到了嗎?這就是戰爭的殘酷,這里不是成都,你若是忍不了就回成都吧。”顧清風這時候不能給她太多的安慰,一定要打擊她,這樣才有助于成長。
“母妃,我想進入明鑒司,不是郡主,就是個普通的人。”蒙婉姝毫不猶豫的說道。
“姝兒,想法是好的,你的名聲太大了,郡主進入明鑒司也是好事,不過這個事兒你自己跟你父王求恩典。”顧清風對孩子有積極性還是很支持的,但量力而行和自知之明是要有的。
就在譚忌暗下決心要以死報效的時候,周策率領兩萬人奪回七里坪的消息就來了,這讓譚忌大喜所望,立刻派人與七里坪的周策建立聯絡。
駐扎在雞公山的于慶武在得知七里坪失守后聞到一絲危險的氣息,他本想趁此機會要挾西府釋放蕭湛,但西府給他的反應卻是毫不讓步。
七里坪位置雖然看起來不是那么重要,但背后的天臺山可是屯兵的好地方,大軍如果翻越天臺山往北進發將是一馬平川,一路經新縣、固始,可以直奔淮濱,這條線路是于慶武無意中發現的。
如今西府沒有理會雞公山的他,反倒是直奔七里坪,于慶武猜測西府中有人看明白了這條隱蔽的路線,不過領兵的是一個不知名的人,這讓于慶武覺得也許只是巧合,拿七里坪作為反攻雞公山的側翼,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做了安排。
“郡王,請您領三萬步騎去七里坪,盡可能的拖住西府的援兵。”‘拖住’二字于慶武說的特別清晰。
蕭寒沒有質疑于慶武的決定,事實上他對于慶武的信任已經到了頂點,當日若不是于慶武堅持長途奔襲雞公山,也不會有如此大勝。
“大將軍準備收復孝昌?”蕭寒走之前還是想知道于慶武的想法。
于慶武有些難為情的說道:“隨州城。”
蕭寒閉嘴,恭敬的對于慶武行了軍禮后便走了,話盡于此,不能說的太明白。
不過兩日的功夫譚忌的心態發生巨大的轉變,開始研究起戰情了,這是當年在武院的必修課,蒙琰說過,一個合格將領不是沖陣殺敵,而是要決勝于千里之外才是為將者最應該具備的本質。
在了解過于慶武的部署后,他敏銳的覺察到于慶武的目標似乎不是孝昌和江夏,而是隨州,但是他又不能確定,安全起見,他調動了兩個校府兩萬人馬向中華山附近移動,即便是判斷錯誤,這一支隊伍也可以形成策應。
就在雙方斗智斗勇僵持不下的時候,蒙琰的書信和諭令都到了,諭令中并沒有責怪石英又一次的慘敗,只是要求他回成都養病,神鷹帥府調葉伯懷接任,葉伯懷抵達之前由顧清風署理;鑒于顧希風的傷病加上陳之慶的推薦,讓蒙煥暫時代管白衣帥府,堅守襄陽、上庸,無令不得出兵。
而給顧清風的信中卻是明擺的寫著葉伯懷不會抵達江夏坐鎮,神鷹帥府的事情先讓顧清風管著,會調一組大都督府的參贊人員,組成參謀小組供她驅使,有鄧昂、譚忌在前,參謀小組在后,讓于慶武不能再進一步還是能做到的。